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情?(第2/2頁)

但那些驍勇們,是因為王君廓一時疏忽,不得不放棄洺水城內李去惑率領的兵馬,孤軍奮戰而死的,那李元吉就有話說。

以前李元吉不計較此事,是因為以前還發生這大戰。

大戰期間,大唐內部出現內訌,並不是什麽好事情。

所以李元吉才隱而不發。

如今大戰已經平定了,李元吉就必須跟王君廓討回這筆帳。

至於得罪李世民、觸怒李淵的事情,李元吉也有考量。

李元吉麾下的兵馬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藏是藏不住的,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關注和忌憚,甚至還會有人懷疑他別有用心。

所以李元吉必須找個人立威,讓所有人知道,他不好惹,也別惹他,惹急了,他是會動粗的。

他也必須找個人立威,讓高雅賢這種心懷二心的,以及李思行這種明明在他府上做事,卻效忠著別人的人看看,他要收拾一個人,絕對不會在乎對方的身份,也不會在乎所要承擔的後果。

……

就在李元吉感慨著要用十成力氣,‘輕輕’的打王君廓一下的時候。

李世民、長孫無忌等人一眾人正湊在一起開著‘秘密會議’。

李世民側躺在坐榻上,有些微醺的道:“今日我在元吉麾下的兵馬中,看到了幽州兵馬的身影。

你們說,元吉是什麽時候跟李藝走到一起了?

他跟李藝走到一起,又想做什麽呢?”

比起今日李元吉在大庭廣眾之下約戰王君廓,李世民更在意的是李元吉麾下多出的那些兵馬,以及那些兵馬的來頭,以及李元吉弄出那麽多兵馬的目的。

相比起王君廓,李元吉麾下突然多出了一萬多幽州的驍勇,明顯更值得關注。

長孫無忌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我,誰也猜不透李元吉的心思,更不知道李元吉是什麽時候跟李藝走到一起的,所以不敢妄言。

在李世民快要皺起眉頭的時候,長孫無忌在其他人的‘推舉’下,不得不開口道:“臣雖然不知道齊王殿下是什麽時候跟李藝走到一起的,也不知道齊王殿下跟李藝走到一起,有什麽目的。

但是臣知道,齊王殿下這個時候跟李藝走到一起,就是在給自己招禍。”

在李淵明確的表露了要處置杜伏威的情況下,他們也好、李元吉也好,都應該躲著杜伏威,也應該躲著跟杜伏威身份差不多的李藝,以免被杜伏威和李藝牽連。

李元吉這個時候跟李藝湊在一起,那就是在自找麻煩。

李世民瞥了長孫無忌一眼,感嘆著道:“你們應該了解我父親的性子。元吉即便是在這個時候跟李藝走到一起,頂多也只會被我父親責罵一番,絕對不會再有其他的懲罰。”

長孫無忌沉吟著道:“李藝要是有什麽不軌之舉的話,聖人即便是再疼愛齊王殿下,也少不了要奪了齊王殿下的爵位。”

造反這種事情可是大忌,尤其是兒子造老子的反。

李藝要是打著擁護李元吉的名義造反了,李淵即便是再疼愛李元吉,也會削了李元吉的爵位,罷了李元吉所有的官職。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沒好氣的道:“李藝可沒這麽蠢。”

李藝對大唐的兵將相當了解。

李藝很清楚造反以後,要面對怎樣的局面。

所以不到山窮水盡,只能搏一把求活的時候,李藝絕對不可能有任何不軌之舉。

長孫無忌張了張嘴,但卻沒說話。

他其實想說,李藝沒什麽不軌之舉的話,我們可以幫他一把。

但是考慮到李世民最大的對手不是李元吉,還沒必要將李元吉和李藝逼上絕路,給他們來一個魚死網破。

以李元吉和李藝手裏現在掌握的兵馬,真要鬧起來的話,會引來很大的麻煩。

他們要解決李元吉和李藝的話,得付出極大的代價。

那樣的話,只會便宜了李建成。

“所以……你們沒一個知道元吉是什麽時候跟李藝走到一起的嗎?也沒一個知道元吉跟李藝走在一起有什麽目的嗎?”

李世民盯著長孫無忌等人質問。

“齊王殿下和李藝走在一起的目的,似乎也不多……”

有人小聲的說了一句。

李世民等人齊齊皺起了眉頭。

值得李元吉和李藝湊在一起圖謀的,似乎只有那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