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是你說了算的?(第2/2頁)

馬周、淩敬,甚至於薛萬述,皆是謀國之才。

有他們三個人幫忙,外加上李元吉自己知道的一些發家致富的路子,李元吉還是有信心將河北道治理好的。

“臣自然不懷疑殿下手下有能人。臣只是想提醒殿下,千萬別糟蹋了百姓。”

蕭瑀鄭重的說。

蕭瑀這話說的有點重,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冒犯了。

不過,李元吉並沒有計較,“我心裏自有盤算。宋國公只需要如實將我的意思告訴我父親即可。”

說完這話,李元吉又補充了一句,“回到長安城之前,父親要是定不下此事。那無論是河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還是河北道大行台尚書令,我都不會再接了。”

蕭瑀和陳叔達驚愕的看向了李元吉。

李元吉這是在威脅李淵?!

李元吉還真是好大的膽子。

幸虧李元吉是李淵的兒子,不然他們就可以準備準備,幫李元吉收屍了。

李元吉也不算是威脅李淵,他只是在跟李淵討價還價。

此事在回長安城之前要是定不下來的話,那回到了長安城以後,就會有諸多的波折。

李世民和李世民的人會瘋狂的上書阻止此事。

李世民很有可能還會因此跟他掐一場。

他現在還不願意跟李世民相鬥,也不想應付跟李世民和李世民的人扯皮的時候所引發出來的一系列麻煩。

李淵既然有心拿他威懾住李世民,那就應該幫他避免這些事情。

“有問題?”

見蕭瑀和陳叔達瞪著眼盯著自己不說話,李元吉疑問。

蕭瑀和陳叔達張了張嘴,苦笑著沒有搭話。

蕭瑀率先起身,躬身道:“臣知道殿下的意思了,臣會如實告訴聖人的,臣先告退。”

陳叔達也跟著起身,躬身一禮。

兩個人逃跑似的逃出了李元吉的營帳,似乎一顆也不願意多待。

……

出了李元吉的營帳,蕭瑀神情復雜的感慨,“他還真是……什麽也敢說啊。”

陳叔達贊同的點了一下頭,唏噓道:“也就是聖人寵著他們,聖人要是不寵著他們的話,他們絕對不敢跟聖人說這種話。”

陳叔達也算是當過皇子的人,深知皇帝的秉性,決定著皇子們的一切。

皇帝要是對皇子們仁厚,皇子們自然可以在皇帝面前放肆一些。

皇帝要是對皇子們苛刻,皇子們在皇帝面前就只能規規矩矩。

李元吉很慶幸,遇到了一個仁厚的皇帝。

他就不同。

“他應該是猜到了聖人的意圖,所以才敢對聖人如此放肆。”

蕭瑀沉吟著說。

李元吉雖然時不時的在他們面前裝糊塗,但李元吉的心思卻瞞不住他們。

陳叔達又點了一下頭,道:“聖人的用意一直沒有變過,他能猜到聖人封他為震曜上將的意圖,自然也能猜到聖人封他為河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的意圖。”

蕭瑀感嘆著道:“以往的齊王殿下可沒這麽聰明啊。”

陳叔達哭笑不得的道:“豈止是聰明,簡直是聰明的讓人難以招架。”

在陳叔達看來,跟李元吉‘博弈’,遠比跟李建成和李世民‘博弈’要累多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目的明確,說話雖然也喜歡拐彎抹角,但不會口出‘狂言’,所以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心思即便是難猜,他也能猜到一二。

李元吉就不同了。

李元吉自從變聰明了以後,他的目的是什麽,沒人能猜得透。

說話不僅喜歡拐彎抹角也就算了,還經常口出‘狂言’,將他驚的一愣一愣的。

所以李元吉的心思,他實在是猜不透。

“你說聖人會不會答應齊王的要求?”

蕭瑀苦笑著疑問。

陳叔達略微思量了一下,嘆氣道:“聖人八成會答應。”

李淵是想扶持起李元吉,去制衡李世民,又不是真的想讓李元吉去治理一道。

河東道和河北道皆在陜東道以東,無論是出任那一道大行台尚書令,皆能起到一樣的效果。

所以李淵沒理由不答應。

“聖人啊……”

蕭瑀長嘆。

他有點想‘吐槽’李淵。

他覺得李淵純粹就是在瞎折騰。

李世民坐大,影響到了李建成,甚至隱隱影響到了李淵,李淵最應該做的就是不斷的去削弱李世民,不斷的幫李建成變強大。

如此才能壓制住李世民。

可李淵卻沒有這麽做,而是扶持李元吉去跟李世民打擂。

李元吉被扶持起來了,會不會跟李世民打擂先不說。

李元吉要是也惦記上了那個位置。

那李淵該如何應對?

兩個手握重兵的兒子虎視眈眈的往長安城一杵,李淵別說讓李建成接班了,就是他自己的皇位,也未必坐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