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4/4頁)

蘇念星也覺得這主意不靠譜,太耽誤時間,反問他,“你有沒有好主意?”

梁督察沉吟片刻,“你不是會相面嗎?可以先給那些面相不好的人算。”

蘇念星嘆了口氣,她之前給舟舟阿婆算卦,對方面相很好,但用金手指卻算出她殺過人。她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相面本事。

“我懷疑兇手可能不是一個人。因為兇手下的毒,劑量不同。有的重,有的輕。最快的十幾秒就死了,最慢的一分鐘才死。”

梁督察卻持相反意見,“但是用的是同一種毒。這麽巧合的事情,還是說不通。劑量是由死者自己來定,有的人吃得多,中毒就深,有的人吃得少,中毒就淺。我還是傾向於這是一起連環殺手。”

蘇念星不懂查案,見他言之鑿鑿,點頭表示認同。

梁督察又道,“如果我們需要弄清兇手的殺人動機,一定能夠事半功倍。”

他從後座拿出這七位死者的信息,看看有沒有共同線索。

“一般殺人目的有幾大類:謀財型殺人案件。根據死者死後,兇手沒有拿走財務,應該不是圖財,這個可以劃掉。”

他用筆在第一欄劃了條線。又開始第二行,“情1欲型殺人案件。作案人為了滿足個人□□或感情糾葛引發矛盾而實施殺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強奸殺人案件、奸情殺人案件、戀愛婚姻糾紛殺人案件、性變態殺人案件等。兇手沒有褻瀆屍體。所以也排除。”

“遺棄型殺人案件,兇手與死者不存在撫養義務。這個也排除。”

“迷信型殺人案件,基於封建迷信思想,為治病求壽、得道升天而采用各種手段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這個村子確實有迷信行為,但是死者並沒有對屍體做任何祭祀行為。也應該排除。”

“尋釁鬥毆型殺人案件,這個也排除。”

“激情殺人也排除。”

“只剩下最後一個復仇型殺人案件。”

蘇念星聽他分析,“這個什麽意思?這些死者都跟兇手有仇嗎?那個舟舟才幾歲,長得乖巧可愛,他就算做壞事,破壞力應該很有限吧?”

梁督察搖頭,“不不!復仇型殺人案件指的是報復殺人案件、報復社會殺人案件。不一定是有仇。如果兇手嫉妒孩子長得可愛,在兇手眼裏,他的可愛就是導火索。”

蘇念星微微一怔,臉色驟然大變,“我明白了!是嫉妒!這些死者都很好,引起兇手嫉妒。”

“金柱很疼老婆,秋秋是出了名的孝順,啞公的房子最靚,舟舟聰明可愛,清霞考上香江大學,郭宏逸家裏最有錢。除了高達,其余六個人都能讓人嫉妒。”

梁督察在本子上寫下“嫉妒”兩個字。

蘇念星苦惱,“就算我們知道兇手是因為嫉妒殺人。那我們該如何找兇手呢?”

梁督察卻道,“村子裏誰的嫉妒心最重誰就有可疑!”

拿著本子,示意她跟上。

蘇念星看著梁督察跟村裏的阿公阿婆聊天,要說誰最了解村民,當然是這些老人。但是讓蘇念星意外的是梁督察居然會說客家語。

梁督察見她震驚,笑著解釋,“我外公就是客家人。早些年逃到香江定居。”

問了一圈後,梁督察鎖定八位嫌疑人。

蘇念星樂了,“只要把這八個全算出來。我們就能找到兇手了。”

梁督察頷首,“正好我們的夥食只夠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