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反叛者(第2/4頁)

不,其實不是。

我不止一次地向你們說過,我們所信仰和追隨的秩序之神,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偉大。

這幅畫面和介紹,出自於很古早版本的《秩序之光》,是我在一座古墓裏的考古發現。”

聽到“考古發現”,卡倫嘴角不由露出一抹微笑。

“在這幅畫面中,提拉努斯正在和諸位神教初始先賢們一起討論的,是如何在未來,用一個規則,去隔絕和排除其他教會影響力的方法。

好吧,我知道聽到這裏,你們會覺得有些失望,你們會覺得這本來也是你們能夠想到的,而且他也很符合《秩序之光》以及《秩序條例》的主題。

但有兩件事,發生在這場會議的前後,等我補充完,你們就能對畫面中的這場會議有更深刻的認知了。

在這場會議發生之前,我們的秩序之神向光明之神反應了輪回之神的特殊舉動,就是現在的輪回之門,近期,輪回之門內還差點跑出了瑞麗爾薩,但我不覺得她是真神瑞麗爾薩,她的定義應該是強大的存在,好了,這裏我們不做過多發散。

光明之神當時是陣營中的首領,我們的秩序之神當年是站在光明之神身後的存在,雖然現在《秩序之光》裏剔除了很多光明部分,但我相信能聽我的課的你們,應該是有這些基礎認知的。

秩序之神對光明之神舉報了輪回之神,認為輪回之門的存在違反了生與死之間的秩序。

站在我們的立場上,是光明之神包庇了輪回之神。

因為輪回之門最終還是被輪回之神建立起來了,現在還矗立在輪回谷。

同時,我認為這起事件也是秩序和光明分裂的導火索。

在你們認知裏,這是陣營的分裂,是權力的分裂?

就像是社會歷史上的那些國家勢力之間的故事,是為了爭權奪利?

不不不,在我看來,這標志著秩序和光明之間的路線分裂。

永恒之神陣營所暢想的目標是建立一套以這個世界,從至高神逐級往下的一個運轉規則,讓這個世界呈現出一個棱錐結構。

永恒之神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個層級之間的穩定。

但也因此,壓制住了階層的流動。

在不少教會的神話敘述中,光明陣營對永恒陣營的進攻,是新神對舊神時代的挑戰。

這句話並不是錯的。

嗯,你們是不是又覺得那我先前強調的意義在哪裏?

我的意思是,整個框架和趨勢上,確實是這樣,我不否認這是新舊兩代神之間的上位戰爭,但在裏面,有一位神的立場,並不是這樣,那就是我們的秩序之神。

我認為秩序之神最早站在光明之神的身後,並不是尋求一座靠山,也不是想要找尋一個適合自己發展成長的環境,而是光明之神倡導的‘光照世人’很符合秩序之神在那個環境下的看法,注意,對標的是永恒之神的永恒不變。

等到光明陣營逐漸壓制永恒陣營後,新的矛盾在這裏就出現了。

光明之神想用他的方式,讓神和人與這個世界的關系達成一種流動,光明想要的是這個世界的和諧與韻律,就像是春天的樹林裏那樣,一片萬物競發勃勃生機的景象。

但我們的秩序之神,在他看來,破壞這個世界穩定格局的,恰恰就是‘神’。

是的,諸位。

我現在就是要告訴你們,我們秩序之神的敵人,就是神,哪怕他也是神。

這也是為什麽只有我們秩序神教沒有分支神的原因,因為秩序之神不喜歡‘神’的存在。

我想,那時候的秩序之神想法可能並沒有那麽極端,抱歉,我覺得我這裏不該用極端,但你們應該能懂我的意思。

但當光明包庇了輪回後,我們的秩序之神可能就發現,他和光明,不再是一路人了。

接下來,就是提拉努斯和一眾秩序先賢們坐在一起討論《秩序條例》。

再接下來,還發生了一件事。

神葬之地發生了動蕩,現在我們都知道那裏埋葬了神祇,實際上,那是一場神戰之後,永恒陣營一方的一批重傷神祇集體隕落的地方。

他們死了,但他們卻又沒完全死,神的生死概念,和我們所理解的是不同的。

光明之神和後來我們的秩序之神,都去過神葬之地。

對這個地方的處置辦法,光明之神采用的是安撫,而我們的秩序之神,采用的是放逐。

現在,再結合這幅討論的畫面,就能品出不一樣的味道了。

從這幅畫中開始,以提拉努斯為代表的四大扈從、12秩序騎士以及諸位創教先賢,就已經得到了來自秩序之神的意志。

秩序神教的存在,就是為了將神,從人的世界裏,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