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來自礦井街的生意(第2/5頁)

所以,卡倫更相信普洱的說法,畢竟,文字上的記載是可以變更的,最重要的是,一只貓它有什麽目的去對著自己這一個高中輟學生去篡改歷史?

至於為什麽在這本書中,光明之神的參與感被消除了?

原因也很好理解,因為光明神教已經消亡了。

早年秩序神教的神話敘事中之所以要把光明之神拉進來……可能也有著蹭當時光明神教熱度的因素在。

而等到光明神教消亡後,馬上就又對其進行切割,修改掉自己的黑歷史。

畢竟,誰家宗教願意自己祖上的真神做過其他真神的小弟呢?

如果你現在依舊家大業大,那還能捏著鼻子攀下這門親戚,你現在墳頭草都這麽高了,肯定是我家秩序之神永遠的光偉岸。

不僅如此,算上書中寫的秩序之神曾“自我封閉放逐”了一個紀元,等於是在年歲上或者叫輩分上,直接超出了光明之神一個档次。

原本應該是光明之神“喊醒”了秩序之神,有點像是長輩提攜晚輩,大哥叫醒了小弟;

現在像是光明之神的禱告,感動了秩序之神,然後秩序之神降臨。

很像是飯圈裏粉絲對自家愛豆的宗教玩法;

其余的神話敘事篇幅卡倫都直接跳過,中間的編年史,卡倫也選擇了跳過。

最後一卷,講述的是如今秩序神教的運行模式。

但它只是記錄了哪些國家有哪些大區,有多少管理處有多少神像,並未具體的細分描述真正的底層運營邏輯;

但有一段理論吸引到了卡倫,因為這段理論初讀覺得很正常,可細想下來,又覺得匪夷所思。

“諸神簽訂了契約,契約約束,諸神主動後退半步,讓秩序之神掌管諸天的秩序。”

“秩序神教,作為維護秩序的存在,理當在秩序之光的照耀下,一視同仁。”

這裏的“諸神”與秩序之神簽訂了秩序契約,卡倫並不認為是真的,除非記載這個的人就是當時神界的那張簽契約的桌子或者簽契約的那支筆;

所以,這應該是影射的現實,是現實裏的諸多正統教會;

後退半步,應該就是讓渡了一部分權力給秩序神教,讓秩序神教來維持某種秩序。

可那些其他正統神教為什麽會這麽通情達理?這麽顧全大局?

又真的是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主動做出的讓步麽?

而“秩序之光”照耀下,一視同仁,意思又值得玩味了;

這段話前後聯系起來,讓卡倫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手拿砍刀的古惑仔形象:

我定的規矩,你們服不服?

別害怕,我喜歡以德服人!

卡倫喝了口水,

所以,秩序神教在這個世界裏,至少在目前,應該是擁有比較強大的勢力與底氣的存在。

粗略看完這本書後,卡倫感到有些累了,剩下的幾本書暫時不打算翻了;

上床,

熄燈,

睡覺。

……

第二天,七點半,卡倫起床。

洗漱之後,下了二樓;

早餐是牛奶與面包加烤腸,哦,還有幾塊酸黃瓜。

這玩意兒配面包怎麽吃?

可能是嬸嬸誤以為自己對這一口太著迷,否則怎麽會從人家家裏帶回來一大罐呢?

右手拿面包蘸牛奶,左手習慣性翻開放在餐桌上的今日的《羅佳日報》。

報紙第一版是通知全體市民市長競選投票將在五天後正式開始。

第二版是一篇專訪,專訪的是前幾日的工人遊行代表。

呈現方式是記者提問對方回答,

而工人回答部分表現出的,是一種消極與悲觀的態度,更有一名患有塵肺病的工人在采訪中說出了:

“西克森已經背叛了我們,背叛了東區!”

嗯?情感傾向上,和昨晚羅特與自己說的,完全不一樣。

在羅特眼裏,西克森老市長是他們東區的驕傲。

不過,卡倫對報紙上的傾向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從競選預熱開始時,《羅佳日報》就幾乎旗幟鮮明地站在老市長的對立面,仿佛就篤定了老市長肯定無法得到連任一樣,且一點都不擔心萬一站錯隊了會不會遭到打壓與清算。

咬了一口泡軟了的面包,

卡倫忽然發現這篇篇幅很長的專訪裏,有一個受訪者居然叫羅特。

記者:您覺得市政府對這次工人遊行示威的處置是否恰當且合理?

羅特:不,市政府完全就是在敷衍我們,在需要我們工人時,用各種花言巧語來讓我們為他賣命,而一旦我們失去了利用價值,比如像我一樣,失去了一條腿,變得殘疾了,他們就會把我當作垃圾一樣清掃出去,任憑我在臭水溝裏被一群蒼蠅圍繞著自生自滅。

記者:那您對未來,有怎樣的看法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