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裏安對兩名新助手很不放心,他交代了許多事,以至於耽誤了吃午餐的時間。

他抵達餐廳時,裏面的食客已經寥寥無幾,這正合道裏安的意,他本來就不想和那些惱人的同僚打交道。

自從海暴災難後,人類損失了大量耕地,糧食產量驟降,未被汙染的海產品也因捕撈過量而數量銳減。

於是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樣,道裏安從取餐口拿到了一份標準套餐,裏面既沒有米飯也沒有蔬菜,更看不到半點肉星,如果非要形容的話,這份套餐看起來有點像舊世紀的三色冰淇淋。

三塊不同顏色的膏狀物平整地躺在方形的飯盒裏:褐色的那個嘗起來微甜,有土豆泥的口感。肉桂色的吃起來像山楂,微酸。牡蠣白的口感最糟糕,有種肉類的油膩感,卻沒有肉類的鮮美。

它們是特制的人造營養物,如今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過去人們習以為常的瓜果蔬菜肉蛋奶都成為了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

就是這樣糟糕的東西,讓人類勉強維持生計。

可即便是這樣糟糕的東西,很多難民窟的人們連一口也吃不上。

道裏安同往常一樣,找了個無人的角落坐下,用餐前先點開個人終端,在半空中投射播放今日新聞。

新聞不過才放了兩分鐘,大衛便端著餐盤在道裏安對面落座了,他嘰嘰咕咕說了些耽誤他吃飯的倒黴事,道裏安皺眉打斷他:“安靜,讓我聽聽新聞在說什麽。”

大衛撇了撇嘴:“還能說什麽,肯定又是‘末日戟’或者‘海神教’吧,除此以外還能有什麽新鮮事,你天天看也看不夠嗎?”

確實如大衛所說,新聞裏正在播報海神教的教徒對著末日戟跪拜的景象。

末日戟。

一個乍一聽上去聳人聽聞的名字,其實不過是一座建立在淺海區的波塞冬雕塑,波塞冬手裏舉著的那個三叉戟,又被人們叫做“末日戟”。

這麽叫其實也沒錯,它的確無時不刻地向人們渲染著末日的絕望氛圍——不知道是哪位設計師的突發奇想,ta在筆直的三叉戟上標注了刻度,每刻度代表一米,總共81條刻度。

在第二次海暴災難後,人們為了緬懷逝者,也為了祈求海神波塞冬的庇佑,在海岸邊建立了這座波塞冬雕塑,不加基座一共高達81米。

但正如無神論者所堅信的那樣,這座雕塑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好運,海平面依舊在逐漸上升,雖然緩慢,確實也在逐漸上升。

關於海平面的上升記錄,隨手一搜就能輕易得到。

2055年,第一次海暴災難發生,海平面驟然升高133米。

彼時人們以為這就是末日了,但在一百多年後的2219年,海暴災難再次發生,這次海平面直接升高到了389米,人類好不容易恢復的生產和科技再次毀於一旦。

可這還不是終點,人們絕望地發現,自2219到2355這136年中,海平面依舊保持上升趨勢,有時快有時慢,有時甚至偶爾會下降,總之沒人能預料到明天的光景。

沿海城市被一寸寸放棄,人們向地勢更高的區域遷移,但波塞冬雕塑挪不走,於是人們就看著它一點點被海水淹沒。

關於海平面的上升數據,科學家自然有更精準的那一套測量,但“末日戟”上的刻度無疑是最直觀的。

波塞冬本人的雕塑早在三年前就被淹沒了頭頂,現在無人機的拍攝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叉戟的戟尖。

根據海洋監測局的最新消息,海平面在昨天又上升了半英尺,正巧淹沒了三叉戟的倒數第二條刻度,此時的海平面比2055年的海平面高出了498米。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意,大海完全淹沒海神三叉戟的瞬間,正是海平面上升至500米的那一刻。

當科學無法拯救人類時,人們只能求助於宗教,於是“海神教”出現了。

有人認為人類肆意開采,掏空地球資源,將大量垃圾投入大海等等一系列舉動惹怒了海神,現在祂發怒了,這不斷上升的海水就是祂怒火的證據。因此人類必須心懷愧疚,虔誠地懺悔自己的罪過,最後投身大海,如果你有幸得到海神的賜福,來世會轉生成海裏的一條魚,不用再遭受人類的痛苦……

鑒於海神教這般教義,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自發跳海。

出於人道主義,當地管理局會專門派人去海邊撈人,然而那些教徒被救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跪拜海神,感謝祂的大度和憐憫,完全忽視了面前濕淋淋的救援人員。

現在的新聞畫面裏,海神教教徒們正進行到面朝大海集體跪拜那一套流程,嘴裏念叨著各種奇怪的“咒語”。

確實沒什麽意思。

道裏安關掉了終端,打算專心吃飯,可他剛一擡頭,發現對面的大衛正在看《奴隸和馬》,且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