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閶闔

天上最後一抹濃雲好似一汪斑駁的鹽池, 不勞煮沃,便已呈現一片幹涸死寂的灰白。

意外的夜襲令楊宗權臉色慘白,背靠著闕墻瑟瑟發抖。他一面下令眾人鳴鼓示警, 一面令親衛圍拱保護。對方的兵力其實也不多,合有三四百之數。但時值黑夜, 宿衛剛剛換防, 又得知兩營軍隊離開營壘,奔赴雲龍門,因此士氣低迷。隨著王赫等人殺入其中, 早已嚇得慌了神,紛紛四散而逃。這就使得根本沒有人去理會楊宗權擊鼓示警的命令。

“速速撲滅宮中大火。”城墻下早已陷入慌亂, 根本沒有意識到城墻上正發生著近乎慘烈的屠殺。

這時,城墻上的廝殺聲終於傳至門闕, 楊宗權近前已經出現王赫等人悍勇兇狠的刀光。眼見這一幕,楊宗權銀牙一咬, 拉過一名宿衛軍官,道:“金墉城乃行台重畿, 王赫不敢分兵過多, 此前軍為擾,實則兵力虛空。爾等不要驚怕,隨我速棄承明門, 只要入內禦道得禁軍策應,必能活命!”

楊宗權尚且鎮定,然而那名軍官卻沉默不語。此時楊宗權也有一絲不祥的預感, 只見對方目中閃過一絲厲色, 手中環首刀一揚,狠狠砍入楊宗權的胸膛。

軍官抽刀而出, 又抹了抹臉上的血水,然後迎向已經沖殺至此處的王赫道:“卑職已戮對方大將,幸不辱命!”

王赫大手一揮,將軍官扶起,沉聲道:“少壯威勇,頗有膽色,此夜爾等隨我用事建功,必封妻蔭子,無患前程!”說完,一刀砍下楊宗權首級,對身旁一名將士道,“執我手令前往宣光殿,上報司空,就說北門將領楊宗權意圖謀逆,已被我等斬殺,請司空放心!”

馬蹄聲穿過內禦道,很快抵至宣光殿。此時王嶠與徐寧已整裝待發,準備接應濮陽王入宮。

將士依言報之,只見徐寧勃然而怒,直指王嶠,大喝道:“司空何故殺我愛將!”

王嶠其實對於陸昭先前的兵變細節並不知曉,而王赫又一向口口聲聲稱自己為陳留王氏,如今又來報功。王嶠有苦說不出,又不能名言自己已背叛皇後,因此道:“王光奕素為陸氏信重,或受其言蠱惑,屈事國賊。既然承明門已失,容我速往閶闔門迎接太保。王光奕受太保栽培,想來有太保勸說,方有轉圜余地……”

“又是太保!”徐寧將袖子一甩,別過身去,“我倒不知你們二公於洛都還有什麽隱策?”

王嶠的臉色也頗為凝重,當即停下腳步:“徐令信我也好,不信也罷,先與我速去閶闔門定勢,余者途中細說。若再慢一步,只怕勢不在我!”

此時已臨近閶闔門,原本隨從還要將一副鎧甲披在王嶠身上,但王嶠早已顧不上這些,趕緊招手催促眾人速行。王嶠對王赫強攻承明門是有心理準備,但未曾想到對方能攻得這樣快。很明顯,在禁軍的力量中,陸昭是有所隱藏的,抑或是在之前討論政變時,未盡言出。

不過事已至此,王嶠也不能再作深究,還是要先聯系上吳淼,將其引入濮陽王陣營,順利控制禁中。所謂政變,本就不是常規戰爭,用戰爭的手段和思考方式,注定會滿盤皆輸。因為政變最重要的不是將所有人都拉入事中,而是要爭取在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政變發生時,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權力的核心,即合法制詔權、靜遏內外、尚書與司農印。

原本他作為先發者可以占盡主動,然而陸昭頻頻出手,已經讓他將主動權拱手讓人。如果不能順利拿下閶闔門,那麽他今夜必死無疑!

位於銅駝街的司徒府內,吳淼已披上甲胄,橫跨上馬。司徒府與太保府帳中親事各有五百人,此時一共一千人的隊伍在司徒府內外已集結完畢。由於銅駝街夜晚戒嚴,因此尋常百姓人家根本不知此處竟已聚集這麽多人。而在城內巡弋的洛陽令部隊,對於吳淼這支隊伍也並不盤問,只如尋常路過,然後離開。

不過承明門的動亂對皇宮內部仍有影響,閶闔門與雲龍門警戒級別有所提升。且徐鳳又領兩營衛士在雲龍門下要求入直,沖向城墻石階,此時,石階前已被馮諫拉起一道警戒線,內外皆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馮諫已經親自坐鎮閶闔門,看到吳淼帳下親事不同於以往,全副武裝,也是心中一突,旋即讓副將於門闕喊話:“已是深夜,不知太保又何事要入禁中?若無詔令,請太保明日再入宮吧!”

吳淼擡擡花白的長眉,兜鏊下勉強擡頭,向馮諫的方向望著,擡手用馬鞭遙遙一指。

馮諫深知吳淼在禁軍中的威望,也不敢拿喬怠慢,遂向前一步,向城樓下望去。只見吳淼身旁的副將走出隊列,其他將士徐徐後退,人馬交叉,將吳淼圍拱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