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降旨

元澈起身環視了四周。居室雖非雕梁畫棟,卻一塵不染。一飲一饌,雖不烹鳳庖龍,而精美不減上方。四壁無金輝珠飾,集錦閣子內皆是名人法帖,墻上亦有當朝貴臣所贈墨寶。

他不知道這間小小的書畫館的背後還有哪些力量,因此也未打算多做逗留。

於是他另取了一張空白的紙箋,鋪在案上,舒指研墨,提起筆來,揮灑縱橫,兔起鶻落之際,同謄了《北征賦》一篇。之後他沖旁邊雲岫道,“孤已書好一份範例,勞動你交付給你家主人。”

雲岫點了點頭。

元澈對於這個小侍女選擇性訥於言並不追究,繼而道:“你再替我向你家主人傳句話。班彪作《北征賦》時身在涼州,作《王命論》時亦身在涼州。”

“婢子不明白……”

“你自去把這話帶給你家主人,她那麽聰明自然明白。”元澈並不理會雲岫繼續道,“從今日算起,約莫有半月吧,讓她一定思量清楚。”

此時,馮讓已經將三江館搜查完畢回來了,回話道:“殿下,確實抓到了一個羌人。

元澈點頭道:“既有所獲,便先帶回去。三江館即日封鎖,還請董先生與夫人暫且住在館內,忍耐些時日。待查清原委,孤自會還你們一家青白。”說完朝馮讓擡了擡下巴,“走了。”

董承此時渾身上下早已抖如篩糠:“草民恭送殿下。”

元澈一行人走出三江館時,坊外傳來一陣並不尋常的禮樂聲。馮讓無暇張望,先請示太子的打算:“殿下可還要再移步國公府?”

元澈搖了搖頭,若方便,他早就去了:“她家原為前吳舊姓,多少雙眼睛盯著,去了豈不是給她家招惹是非。”

馮讓仍不遺余力出謀劃策:“或是讓人送封信過去,將人約到一個地方,殿下也方便說話。”

元澈笑著

斜睨了馮讓一眼:“你這是哪裏悟的鶯期燕約之道?是趙家娘子還是裴家娘子?”

馮讓連忙撇清:“殿下明鑒,末將這幾年可都是跟著您北往南、南往北地跑。”

元澈方才也不過玩笑,因此見好就收,然而左右想了想馮讓的建議,最終還是道:“罷了,她家這幾日只怕也要有的忙。”說完便翻身上馬,命人將羌人一道押送回到公署。

靖國公入宮後,陸家的院落愈發的安靜寂寥。臘月本是荒寒之時,這幾日稍暖,更兼無風,□□湖水冰消,薄薄的一層日光將水面撫平,恍如空碧明鏡。

不遠處依稀傳來了朝廷的禮樂,陸昭知道禮樂從何而來、為何而來,也知道朝廷的使者會在自家大門前宣讀詔命、宣何詔命,不過,這些暫且還不重要。

陸昭命仆婦將小船撐到湖心亭處。

今日不知是不是一時興起,靖國公之女忽要將午飯擺在此處,幾名仆婦便忙前忙後的布置。霧汐將菜品一一擺好,見食盒中預備了酒,她素日知道陸昭滴酒不沾,便讓仆婦撤下送回。

那仆婦嘴上應著,卻遲遲不肯行動。陸昭也不作聲色,待午飯吃罷,又食了一枚果脯,然後方指著放著果脯的碟子問:“這是哪家的梨條?我記得去年冬日別家早不賣這個了,亦或是賣了,味道卻不對。”

霧汐笑著道:“前幾日二公子無意間發現的一家小店,惦記著娘子愛吃這個,便讓那家店裏送了來。那家店倒是會做買賣得很,今日不單單送了梨條來,各色果脯子也都送了些。娘子可要嘗嘗?”

陸昭用帕子抿了抿嘴,然後道:“先去問問母親那用過了沒,若沒有,先把各樣送一份過去,若還有余下的,再讓他們帶來吧。”

霧汐應下之後便讓人撐船回岸,然後去了前院。沒過多久,便帶回來一個女店家上了船。

女店家見了陸昭依禮納福,寒暄了幾句之後,便將裝著各色果脯小瓷罐一一奉上。陸昭雖然嗜甜,但一向克制,玉蔥般的手指猶豫了片刻,最終只撿了一枚林檎旋烏李,一塊西川乳糖。用罷,又飲了熟水,方才對店家道:“這些我都要了,銀錢你自去和掌事領罷。”

店家千恩萬謝:“娘子慷慨。” 說完從懷內掏出一本冊子,滿臉堆笑道,“這是我家果品名錄,娘子若有需要,只管打發人來店裏說一聲。”

陸昭點頭,示意霧汐接過,命人仍舊撐船將她送回岸上。待一眾人離開,陸昭方打開冊子,取出裏面夾著的一封信。

儀仗在國公府正門前停了下來。先來報的是門房的人,只說外面來了宮裏的人傳話,降旨的人隨後就到,請國公府闔府上下男子朝服,女子大妝,於正門候旨。

陸昭望了一眼正堂中央掛著的“竭智盡忠”四個隸字,那是父親剛到長安時魏帝賜下的。大魏的國書多用隸書,渾厚有力,蠶頭燕尾,而楷書則多用於吳國,講究的是嚴整平和,外柔內剛。如此正堂東側掛著的那幅虞世南的楷書便顯得不妥了,陸昭只讓雲岫悄悄把那幅字撤了下來,以免風波之外再惹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