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十年前,神僧有備(第2/3頁)

法恩大師喃喃道:“不錯不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樣說來,我們身上確實有個地方,可能會被魔道利用,這次的祭天大典,要求萬全,恐怕要尋其他人代替我們六個才好。”

“要是這麽容易找到代替你們的人,又怎麽會只請你們六個負責這件事?”

紫面老祖面露緊迫,直言道:“既然真有隱患,到底是什麽,你們六個小家夥就不能說清楚嗎?!”

他輩分極高,又愛護晚輩。

法雨寺的六位神僧,以前也受過他不少照顧。

法恩大師被他這麽一逼問,又看看在場的其他人。

關洛陽一揮袖,把一凡和天策府那名弟子送去院外。

院內只剩下諸位地仙,又都是曾斬殺魔道高手的人物,在正道中頗具威名。

法恩大師終於說出隱情:“我們六師兄弟,二十年前,曾經憑借《佛頂尊勝陀羅尼》中的尊勝空印,轉走了一位施主身上的一成殺性。”

“二十年來,我們六人分攤這一成殺性,兩耳不聞窗外事,卻不但沒有能將其化解,反而時常感受到殺性發作,沖擊神志,只能用自身念力法力將其壓制。”

這話一說出來,關洛陽倒還不覺得怎麽樣。

紫面老祖和花如故臉上,卻都露出幾分難以置信的神情。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是最典型的佛門持咒修煉之法,雖然也要煉氣,練出法力,但練出法力的步驟,跟玄門正宗的道法,是有所不同的。

玄門正宗往往是先修煉體魄,導引呼吸,調理五臟筋骨,認為人體之中乃一方小天地,肉身本來就含有陰陽五行元氣的奧妙,只要體魄調理得當,法力自然就會從肉身元氣之中純化、凝練、滋生出來。

而佛門的持咒修煉之法,則是通過不斷誦念某類經文,打磨心智,雕琢意念,設法壯大腦力神念,培養出了可以幹涉外物的念力之後,便可以用念力吸聚種種元氣,配比調和,化為法力。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起魔道的修煉法門。

道法天書之中流傳出來的魔道功法,基本都要在入門的第一步,觀想某種神異魔怪形象,讓觀想出來的神魔,長存於心中,用自己心目中的某類意念不斷喂養,從而壯大。

達到一定程度後,這觀想出來的虛幻神魔,就可以化為無相魔頭,從修煉者心中飛出,寄生到旁人體內,或是害人,或是汲取旁人的意念來壯大自身。

魔道修行者,之所以在早期的時候,能夠占有那麽大的人數優勢,一來是因為他們修煉所用的資源比較好找,只要有智慧生靈就行,二來就是因為,他們修煉出的能力最先起效。

道法傳世的早期,正道修煉者就算身體調養得好,體魄驚人,也最多就是當個猛將,如果想要獲得更高的地位,依然要面對種種勾心鬥角。

而魔道的修煉者,只要培養出了無相魔頭,哪怕只是起步階段、剛培養出來的一只小魔頭,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幹涉別人的神志,讓富商奉自己為祖宗,奉上萬貫家財,讓絕色美人對自己死心塌地,百般乖順,讓高傲的才子詩人給自己下跪當狗,去到哪裏,都可以有名門望族的追捧。

見效更早,用途更多,自己所需付出的努力更少。

這樣對比下來,就算明知道魔道中人十個有九個都會被無相魔頭反噬,大家也難免還是會對魔道修行趨之若鶩了。

到了後來,各種功法傳播的越來越廣泛,但凡有點成就的人,基本都能有點修為在身,或者佩戴法器,可以抵抗別人的無相魔頭,不至於輕易被影響神智,魔道修行者總數暴漲的勢頭,才受到遏制。

那是舊話了。

總而言之,因為佛門中持咒修煉這條道路,跟魔道修煉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八百年前,正道興起之後,有一段時間,曾經對佛門進行大力的打壓限制,揪出了不少走上歧途的佛法傳承,將之剿滅。

剩下的那些佛門傳承,為了力保自身清白,就很自覺的與別派高人交流,在自家傳承之中,添加了越來越多的警示之法、抗魔之術。

久而久之,在最近幾百年裏,佛門大派的傳人,反而成了糾查魔道奸細的大行家,對魔道無相魔頭、魔染手段的抗性,也往往是同境界中最強的那一批。

法雨寺六神僧的修為,有五個都達到地仙高階,法恩大師的修為,更是達到地仙巔峰境界。

這樣的六位走持咒修煉之道的正道大師,戰力雖然不如地仙榜第一頁那些人,但要是論心性之穩固,絕對不輸於那些人物。

可就是這樣的大師,六人合力,用二十年時間,都化解不了某人十分之一的殺性。

那人的殺性殺意,得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