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籌謀定天樞(第2/3頁)

鯨海三洲,火山活躍的現象、地震災害更是頻發。

而整個東海,已知的活火山,總計有五百多座。

據說當年南海仙宗的羅浮三千客之中,有一些人喜歡遊山玩水,留下了許多筆記,有後人整理他們的筆記,意外發現……

兩萬六千裏東海區域內,發生的地震次數,占了全天下地震次數的十分之九!

到了最近千年以來,道法傳世,眾仙出海,東海大大小小的門派世家,都會給自家立下護山、護島、護城陣法。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這種行為,是大大的緩解了東海的災害。

陣法運轉之間,梳理地脈元氣,納入有序的循環,常年累月的借用水火地脈煉丹煉器,增進法力,把這些因為地殼運動時常噴發的元氣,都給緩緩煉化掉部分,讓災害的次數、烈度,都明顯降低。

但是這樣的手段,在關洛陽看來還是不夠。

因為各家各派之間,都敝帚自珍,很少有人肯互通有無,陣法都各有長短,經過他們的陣法調理後的地脈元氣,在一小片範圍內可以稱得上是和諧融洽,但出了自家門派地盤,就很容易跟其他門派調理後的地脈流向,產生沖突。

而且這些門派世家,爭奪資源,爭奪名望,經常也有矛盾,一旦動起手來,彼此攻伐,元氣暴烈,陣法動蕩,很容易就埋下隱患。

他們又根本不願意分出自家的人力物力,到外面去勘察元氣環境,做好善後的事情。

這次築紫山脈崩塌,之所以一口氣產生這麽多強烈地震,火山活躍現象,東海幾乎動員所有修行者應對,連綿月余,都還沒有徹底消停。

就因為這山脈崩塌,等於是一個導火索,把這些門派多年積累下來的隱患引爆了。

“竟然是這麽回事。”

君高池聽過之後,頗為感慨,“仙道之真諦,就是把握陰陽,調和天人,萬象共生,欣欣向榮,這些門派世家,既然都有功於東海,又何必不肯竟全功呢?”

元太溪也聽明白了,不禁搖了搖頭,說道:“他們一來未必有這個眼界,二來未必肯操這份心,三來,未必敢去做。”

“從前的東海,就算是司馬家,想普查東海全部陣法狀況,只怕也要驚起眾多門派不滿,況且司馬家滿嘴的道德文章,實際又何曾在意東海百姓,外面遭災,他們反而可以看出商機,趁機謀利呢。”

君高池深以為然:“不過最近東海劇變,關道兄接連展露手段,實力之強,威名之盛,卻真可以去做這件事了。”

他笑道,“畢竟,如今的東海,也沒有哪個門派或世家,想讓那只掀起千層雲霞的神鳥,將利爪往他們頭上探去吧。”

關洛陽輕笑一聲,說道:“做肯定是要去做的,但是要解決這個事情,要在陣法上有極高的造詣。”

“我雖然善戰,但是要在這整個東海,萬裏海域之間,布下一座調和萬般氣機的大陣,我還不太有把握,所以想問問,中土那邊有沒有什麽擅長於外界布陣的人才?”

這個世界的陣法之道,分為內外兩種。

在體內布陣這種事情,往往是專注提升個體戰力,或者是為了延長壽命,能做到哪種程度,跟自身的修為根基牽扯很深。

但是在外界布陣就不同了。

有些人雖然修為不高,自身承受不了多強的陣法,但是在陣道上的悟性極佳,見解獨特,以天地山川為載體的話,就可以布置出一些令更高境界的人都深為贊嘆的奇妙法陣。

這種人才,既歸功於獨特悟性,也有賴於後天培養。

關洛陽就聽說,大周皇朝的工部,會專門選拔、培養這類人物。

“大周確實有這樣的人,如今的工部尚書,不但身為地仙,更是一位陣道上的宗師,麾下能人不少。”

君高池思量道,“但是,我師祖攻打宣君神教那一役,打入宣君神教的洞天,造成洞天福地內,有不少靈脈混亂損傷。”

“工部尚書近期一直專注於護理那座洞天福地,麾下能分派出來的人手,恐怕不多,我會傳訊回去,請他們盡力相助。”

關洛陽略微點頭:“這樣啊……”

他心中想到,五德聖宗也以陣道聞名,可以跟那邊談談,也借一批人過來。

君高池忽然道:“關道兄,其實你要做成這件事情,尋常的陣道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最為關鍵的,還是得有真正的大行家,主掌全局。”

“我們大周還有一位高人,極善於在外界布陣,山水陣法的造詣,可以說是獨占鰲頭,也曾經在工部為官,令工部尚書都暗自嘆服,只是後來不習慣朝堂瑣事,辭官而去。”

“倘若能夠請到他來,一定對東海的這件事情,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