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太陰神禦,道書萬篇(第3/4頁)

劍氣花香,罩住全島。

……

“道法天書,乃天下道法之源頭,迄今為止,從道法天書之中,流出煉氣士法門十萬種有余,散仙級法訣三千余種,地仙級法訣百余種。

兩千年光陰泛泛,又曾有天仙級功法留名於世,約四十種,大多成就一派傳承,亦有曇花一現者。

另有帝君品級天功寶典,約十余種。

傳說,蒼日天師曾言,太陰仙人所修功法,品級更在帝君級寶典之上。

然而道法天書隱遁於世,世間七大天仙,亦未曾尋獲。”

“……八百年前,蒼日天師成就天仙境界,煉化山海天書,據說此卷天書之中,有奇山巨峰,大河萬川之真形圖影,蘊含甚深道理。

然而,當年大周郭太祖,以地仙巔峰境界,觀摩山海天書七日七夜,所獲甚少,早生華發,可見山海天書之中道理,非天仙以下所能參透。”

“……香火天書之中,有三百六十五類神靈寶誥、神職符令,山河湖海,城隍土地,行雲布雨,日夜遊神,善惡判官等等。

三卷天書初現時,仙道法力修行艱難,雖有神通,難得長生,於是彼時修行者,多半兼修香火之道,以圖陰魂封神,長生不死。

後,仙道之中,散仙,地仙,陸續湧現,神通廣大,勇猛精進,仙、神紛爭,又有無數豪傑趁勢而起,引發大亂。

這場大亂,自千年前起始,延綿起伏百余年,直至蒼日天師在羅浮山鑄大歷鐘,鳴鐘九州皆驚,勸告群仙諸神,當開墾天下蠻荒處。

天師率先出南海,鑿山為室,連峰為船,收留千萬流民,渡海而去,眾仙紛紛效仿,天下一時稍安。

不料八百年前,長思魔尊成就天仙境界,執掌香火天書,天下神靈大半入魔,又有諸般動亂……”

這本書裏面,關於“道法天書”的內容,占了七成有余,主要是在介紹當世知名的那些功法,最早是在什麽時期出現的,是在誰手上揚名的。

當世十六處洞天福地的鎮派功法,基本都能在這書裏面找到簡略的傳承脈絡。

另有兩成多的內容,是在介紹香火天書相關,介紹當年那些香火神靈中,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

至於山海天書的相關部分,篇幅最短,只提到山海天書當初遊移世間的時候,每在一個地方停留稍久,都會讓那個地方的山川地形發生變化,然後記錄了一下因此而誕生的某些名勝大山。

關洛陽翻完了這本書,沉默了一會兒。

他想起了他在太清赤明世界的聚窟洲,聽到的五卷天書的事情。

那個世界的一群天仙,神遊宇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曾有高深仙道傳承的星球,但那個星球上的仙道剛好陷入衰落的時期,於是那群天仙就試圖提取那個世界的種種烙印,形成五卷天書,以供自身參悟。

不過他們剛把天書塑造出來,就遭到那個星球深處遺留的古仙後手鎮壓,五卷天書全部流落虛空,有兩卷落回聚窟洲,還有三卷在虛空亂流之中消失。

這個世界的三卷天書,很有可能,就是從那個世界漂流過來的。

“但是……”

關洛陽又看了看關於道法天書的介紹,深吸了口氣,“山海和香火兩卷,我沒見過,也就算了。”

“但是劫運和經緯,到底何德何能,跟這卷道法天書齊名並列啊?”

他手上可是有“經緯天書”原本的,這本天書裏面記載的基本是天地元磁在歷史中的變遷,雖然是很深奧,但是對於天仙以下的人來說,著實不太實用。

反正他到現在,都沒能從那書裏面看出什麽完整實用的神通。

而且在玉鼎真人的鑒定之中,經緯天書是兼具“七星級法寶”和“七星級感悟”兩種身份,不管怎麽算,都沒超過七星級的價值範圍。

而這個道法天書,就算別的什麽都不算,光是裏面記載的天仙級功法,就四十種了。少說可以拆出四十本七星級功法秘籍呀!

真是離譜。

不過回過頭來想想,倒也正常。

如果只是五件七星級法寶的話,也不值得聚窟洲的那群天仙那麽冒險了,只有像道法天書這麽大的一筆寶庫,才能讓他們放下舊怨紛爭,帶上所有底蘊,一起去往星空深處。

關洛陽吐槽了一句之後,便靜下了心神。

不管道法天書的價值有多大,既然此界之中已經煉化了天書的兩位天仙,都沒能將之尋獲,關洛陽若現在去找,自然更是希望渺茫。

著眼當下才是正途,他放下那本書之後,直接放開靈能,掃蕩書庫。

這書庫之中,書冊的載體也很有特色,最古老的那些,多是竹簡絲帛,後來就開始有紙質書籍和磁光晶石,到了最近的,已經是紙張、磁光晶石和神念玉簡,三種載體共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