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裏伏龍,豈曰無人(第3/4頁)

應笑我愣了愣,說道:“晉兄,那邵淩霄的賭約顯然是在挑釁整個關中武林,咱們就算不去應戰,好歹也要到那裏去看看,不然豈不是短了志氣?”

“哎,你們是不知道,十年前我也去過西南,那時候大戰將休,我不過是好奇魔教雄踞西南兩百多年,到底都收藏了些什麽好東西,結果就看到了幾大宗師基站之後留下的痕跡。”

晉千川說到這裏,打了個寒顫,“後來去看那些遺跡的人,不會明白,那些破壞性的痕跡,剛被烙印在山野之間的時候,有多麽可怕。”

“應大俠,石老爺子,我好心勸各位一句,魔教重出江湖,自然有老君山,有少林寺,有朝廷的人去操心,我們倒也不必太熱切的摻和進去,他們爭爭殺殺,勝負難料,咱們卻何苦去冒殺身之險呢?”

他這番話說的真有幾分懇切之意,臉上神情真摯,說完之後便拱了拱手,轉身離去了。

廳裏的眾人,不管到底心裏原本是怎麽想的,這時候也都沒有再貿然開口。

石輕招來夥計,指了指酒壺最多的那一桌,問道:“剛剛那個客人出門之後是往哪裏去了?”

“往西去了。”

“西邊那肯定是去吃酸梅果脯,他一向最以為那東西能解酒。”

石輕嘀咕了兩聲,道,“諸位武林同道,老夫這一宴也就辦到這裏,願意留的可以長住,酒菜開支,老夫全包,若有急事的也不必來一一告別,江湖兒女不拘小節,請了。”

他自己說完這話也就起身,隨便找了個借口,匆匆往外去,“老夫該去看看那小子酒醒的怎麽樣了。”

李飛狐只在一邊看著,欲言又止。

他本來打定主意,這個消息傳到,去不去,全看這些人自身怎麽想,自己還是不要多話,免得以後招惹是非。

但是他心裏也不禁有點氣餒,這石老爺子是他一向最敬重的英雄人物,英雄了一輩子,想不到老來也還是氣短了。

就像是應笑我所說的,哪怕不去參與這場賭約,魔教教主有這樣的膽量、氣魄,敢在這裏現身,難道關中武林的人,還不敢去看個熱鬧嗎?

李飛狐也不願意再看廳中的人怎麽做,哈哈一笑,自顧自的拎了半壺殘酒往回趕去了。

人家魔教教主拿筷子敲敲酒杯就把自己震飛了,李飛狐自認也絕不可能加入這場賭約,就回去看看究竟會有幾個高手願意去,離得遠點,找個高處,以後也好當做一筆談資,顯擺自己老江湖的閱歷。

他越想越覺得,這做法真是好,沒有直接跑得遠遠的,說明自己有膽量。沒有想站到魔教教主對面,說明自己有自知之明。被震飛了,也沒想著如何報復,更說明自己豁達開朗,不計較衣服上這些小小的塵埃。

身為關中武林的一員,身為大唐的子民,就是要這樣大氣,大方,智慧嘛。

等他走到半路的時候,酒喝的多了點兒,眼花耳熱,不知怎麽的就看錯了回去的路,走偏了方向,又狂奔起來。

就像一只插翅的狐。

狐狸狡猾,狐狸怯懦,狐狸……也是猛獸!

城中還能隱隱的聽到琵琶的聲音,那大雨一樣的聲音,現在正變得稀疏,居不用的一曲,不知道會延續多長的時間,也許再有須臾就要止息。

李飛狐依舊在飛奔,他找了一家又一家,甚至奔出城外,有生以來都不知道自己的輕功,居然可以到這種程度。

他已經通知到了三家有一流高手坐鎮的宗派,兩個武林世家,然後繼續。

關中,關中,千裏金城,天下七成的一流高手都集結在此,而城池周遭的,又一定比荒野之間的更多。

何況是這座城,這裏是每年的漕糧渡江之後,第一個要抵達的地方,這裏是關中東面的門戶。

李飛狐去的夠快,但他只是一個人,內衛的消息,則是像煙花炸開一樣朝著四面八方傳遞,遠比他傳的更廣。

居不用的曲子長的超乎預期。

但通曉音律的人能夠聽得出來,那確實是一首完整的曲子,並非是他刻意在拖延,他選的,是當初在長安城中,萬籟千聲,一曲成名的“風兮大樂”,是可以彈奏將近三個時辰的曲目。

當初在長安城裏,他黃昏時分撥動琵琶,將人帶到夢境之中,那一夜,東市萬千人,做了同一個夢。

風吹茫茫野草低,暴雨傾盆,野馬過境,雨後天晴,將軍出塞,大旗漫卷長風。

那並非是單純的武功,或神兵的神通,也是音律的力量。

他的曲子彈了六分之一的時候,長須文官、姑蘇雙俠、寒山大俠,都已經陸續趕到,還有很多武功不入一流的人物,在較遠的地方觀望。

一開始還只是稀疏如林,後來是薄薄的人墻,然後是更厚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