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內鏡裏的大醫人生(第2/3頁)

這一天,他拎著一副豬胃,往練習室走去。

正好路過檢查室,隱隱看到其中一間燈光明亮,裏面傳來有人操作設備的聲音。

“都晚上八點半了,病人都沒了,誰會在裏面?”

他好奇心起,站在門口往裏面瞅了一眼,正好對上一張滿懷笑意的面孔。

“進來吧,在門口瞅什麽呢?”

賀盛才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了進去:“周教授,那個,您還沒回去啊。”

周汝平看了看他手中的塑料袋,眉毛一挑:“你倒是挺努力的,有我當年學習的勁頭。”

賀盛才慌忙擺手,滿臉慚色道:“可不敢跟您比,您三十多歲就是世界級的內鏡專家,我這40多了,還是一名進修的學生。”

周汝平認真地看著他,說道:“我不是無緣無故走到今天的,只要你腦子不笨,又敢於嘗試,遲早也能取得跟我一樣的成就。”

“來我這進修的學生每年成百上千,但是40多歲的學生,也不多見,許多人在你這個年紀,早已放棄對技術的要求,安心躺在舒適區,等著按資排輩的晉升。”

“你能跑來進修,不管是為了晉升還是賺錢,可見還是有一定的追求,不甘於平庸。”

“從這一點來看,你跟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賀盛才心中一陣苦笑:“這不是被主任針對,為了晉升,實在沒辦法了嘛。”

不過能被老師如此看好,他依然感動不已,連忙謝道:“謝謝您的鼓勵,我一定會追隨您的腳步,在內鏡手術這條路上精進不輟。”

周汝平點點頭,卻並沒有放過他,伸手往桌上一指,說道:“來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吧,來,讓我看看你學得怎麽樣。”

“你手裏拿著的是豬胃?那就在這裏給我展示一下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吧。”

“好。”賀盛才一口答應下來,進修了一個多月,在沒日沒夜的苦練下,他已不是剛來時的那個小菜鳥。

因為豬胃是孤零零一個部位,所以用不上內鏡,只需要手術器械操作就行。

他將豬胃擺在手術台上,手術刀就如有了生命一般,在手中跳著華麗的華爾茲,像鏟草皮一樣,將胃部黏膜下的組織整塊切除了下來。

這套動作,他做起來熟極而流,沒有一絲遲滯,也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就如一首樂曲般節奏流暢,賞心悅目。

“好!”周汝平忍不住喝起彩來:“幹得漂亮。”

他似乎想起了什麽似的,問道:“你是從昆市來的吧,不愧是老簡他閨女推薦來的,她的眼光沒得說,你確實在這方面有不錯的天賦。”

“當然,在這一行,沒天賦也幹不下去,能走下去最重要的還是努力,以及不斷進取,敢為人先的心態。”

“20年前,我就是這麽一路走過來的。”

也許是看到勤奮有為的後輩,讓周汝平想起了一些往事,頓時談興健旺。

“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畢業後分到醫院的普外科,但當時不是天天開刀,每天上午手術,下午睡覺,浪費了我兩年時間,後來我一看這不對勁,遲早要廢掉了,就要求去內鏡科學習,多掌握一門技術。”

“那時候,國內內鏡微創手術還是一片空白,我爭取到去櫻花國學習超聲內鏡的機會,就開始探索ESD手術。”

“那時奧林巴斯的內鏡國內還沒有,我就自制,找工人用老虎鉗把針刀的刀頭彎成鐮刀形狀,才能練習這個手術。”

“那幾年,人生就是不斷地學習和進修,沒多久我又跑去鷹國的醫院學習腹腔鏡技術,英語不好,手術之余還得每天晚上背單詞。”

“不過兩年後,因為我手術做得還不錯,再去國外做手術演示的時候,就可以不用講英語,直接說漢語了。因為他們開始給我配翻譯了,呵呵。”

說到這裏,周汝平臉上流露出一絲自得,看得出來,能不用外國話演講,對他來說還是非常愜意的。

“華夏的醫生走出去,一開始都是沒有人帶的,全靠自己。所以每次遇到機會,一定要抓住,而且要出彩,之後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隨後,他一臉嚴肅地叮囑道,語氣中充滿了對後輩的鼓勵。

賀盛才頓時受寵若驚,說話都有些結巴了:“您,您覺得我,我有走出去的機會?”

周汝平呵呵一笑:“你不是報了內鏡世界杯的比賽嗎?”

“您竟然連這個都知道?”賀盛才一臉震驚。

“這還是簡家那丫頭跟我說的呢,不過我也是這屆的裁判,希望你能走得遠一點吧。”

“對了,國內暫時還沒人拿到過冠軍,最好的成績也就是第二。”周汝平笑呵呵地說道:“如果你真在大會上參加比賽,沒準有機會奪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