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風熱潮,人造血液(第3/3頁)

而這一領域的聖杯是制造出心臟,腎臟和肝臟這樣的實體器官。

人造血液大概處於皮膚和血管之間的位置上,屬於必不可缺的一環。

人類對人造血液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人造血是一種白色的氟化碳乳劑,不分血型,擁有比血液高2倍,水高20倍的攜氧能力,可以用來暫時替代血液的部分功能。

氟化碳人造血進入人體後,能像真正的血液一樣,將氧氣從肺部輸送到人體各部位,有能將二氧化碳輸送到肺部排出體外。

從氧氣代謝這一點看,它就是真正的人造血液。

只不過,這種人造血只有攜氧能力,並沒有血小板,和血漿等其他成分,只能作為血紅蛋白的替代物,無法在器官之間起到真正輸送養分的作用。

所以,人造血真正有前景的方向,在幹細胞造血領域。

iPS幹細胞技術面世後,科學家已經可以對人類的體細胞進行誘導,生成多能幹細胞,並繼續生成胚胎幹細胞。

由此看來,將人類體細胞,誘導轉化為造血幹細胞,已經可以實現,只不過後續的發展就不盡如人意了。

造血幹細胞是人體的一種萬能細胞,可以變成任何一種血液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全都由它轉化而來。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棲息著大量的造血幹細胞,成年人造血幹細胞有3kg左右,但95%處於休眠狀態,只有5%會參與日常造血活動。

只有當人體大量失血的時候,休眠狀態的造血幹細胞,會馬上活躍起來。

這是因為造血幹細胞如果在體內繁殖過多,就會產生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而在實驗室進行體外擴增時,造血幹細胞又會很快死去,失去自我更新能力,無法分化成其他血細胞。

人工誘導造血幹細胞制造血液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一直毫無進展。

直到現在,有了系統提供的人造血技術,這一領域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一技術主要有兩個關鍵突破點。

一個是讓造血幹細胞移植維持在自我更新狀態,並在實驗室中不斷繁殖。

如此一來,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另一個則是移除新鮮血液中紅細胞上的血型抗原,從而使其變成一種萬能血液,適用於不同血型的輸血需求。

當萬能人造血制造出來後,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血液中各種有效成分分離出來,分別制成高濃度,高純度的血液制品。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什麽成分就給什麽成分。

這在臨床醫學上,就叫成分輸血,是輸血現代化的標志之一,已經大量普及。

新鮮血液通過血液分離機,分制成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以及血漿,用於各種場合。

除非是嚴重急性失血和大出血,才需要使用全血輸血。

否則的話,都會根據不同情況,輸入適應的血制品。

比如貧血患者,就會輸入紅細胞,患者血小板嚴重減少,有出血傾向時,同樣也需要輸入血小板。

除此以外,還有粒細胞輸血用於控制細菌感染,補充凝血因子的血漿輸血。

血液分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所以只要有大量新鮮血液讓血庫充盈,成分輸血不是問題。

而這兩大關鍵技術,跟兩個基因的表達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