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3頁)

喬初員早年跟著喬影來過行山府,後來又自個兒來買過木雕,對這一帶還算熟悉,加上何似飛和喬影腳程不快,他們一行人遠遠跟著兩人,順順利利的來到上河村村口的宅子前。

院門沒落鎖,何似飛原本想叩門,不料一推就開,木門清幽的嘎吱聲喚起喬影心頭緊張情緒,何似飛握住他的手,跟他一道進入院中。

不過是大半年沒回來,何似飛心頭竟然生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但他這種感覺可不是物非人非的淒涼,而是一種親切的懷念之情。

月光鋪灑在院落裏,將院內幾間屋舍照得一目了然。

何似飛早早寄了信回家,說自己到家會很晚,請爺奶師父不要等他,早些歇息,翌日一早,他再帶著喬影請安奉茶。

余枕苗聽見門響,立刻披衣出來。

他雖是管家仆從,同時也是余明函半個徒弟,加上他已經接近半百年歲,實在不好一直強打起精神守在門口,便在床上靠著墻小憩。聽到聲音也能裏刻出來。

他手捧著油燈台,在瞧清楚來人是何似飛的時候,稍加蒼老的臉上當即帶了笑,道:“少爺回來了,少爺回來了,真好,家中長輩晚飯時都還在念叨您呢。”

他湊近幾步,瞧見喬影那張熟悉的臉,整個人原本有些迷蒙的神色瞬間清醒——這位就是京中那兇名在外的喬小少爺!

一想到自己方才激動之余,還沒給喬小少爺打招呼,余枕苗額角都冒出了冷汗,他連忙開口:“這位恐怕就是少夫郎了,跟少爺真是十分登對——瞧我這人,一激動不小心就說多了,如今天色都這麽晚,就不叨擾您休息,房間皆已布置好,我先帶您過去。”

喬影原本是想留兩個丫鬟在縣城,他身邊只帶一個來伺候起居即可——要知道,喬影甚至還做過一個丫鬟都不帶,自己洗手做羹湯的打算。但何似飛沒給他將丫鬟留下的機會,一行七人,一道來了上河村。

農村的院落雖然低矮又不精致,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分地時只要你有銀子,便可以向外擴充蓋房子。

上河村原本在組建村莊時分過一次地,後來因為這兒的農耕得到了發展,合並了周圍一個村子,再次重新分地。恰好當時何似飛考中舉人,出了一些詩集,家中余錢不少,地基便往外擴了一圈。

他們家分地村裏人都沒有絲毫異議,一是因為何似飛大有出息,考中舉人,在村裏立了石碑,那就是官老爺!他們上河村出一個官老爺,這塊兒的風水就好了,日後大家的小孩都向何似飛學習,定然會一代比一代強;第二嘛,便是經過幾次分田分房後,何家宅子落座於村口,這樣即便是往外擴,也不會占了別人家的地,所有人自然都樂見其成。

何似飛近期往家裏送的銀錢不算少,老兩口原本勤儉樸素的連院子都不想蓋,說外圍擴展的地基,只用籬笆圍起來就好,等到以後似飛要是住在家裏的話,再蓋也不遲。

至於似飛托人帶回來的銀錢,他們老兩口給似飛攢著,等到日後他缺錢了,再一並交給他。

幸好有余明函在其中開導,這才有了如今的院子。

余明函還將此事寫成信遞送給何似飛——老朽只一言,二老既從。何言?“似飛之夫郎當回爾。”

意思便是你不想繼續蓋房子想要攢錢,這個想法沒錯。但似飛如今進京趕考,加上他也到了該娶妻的年歲,倘若在京中直接成了親,之後肯定要帶著新婚夫郎回家,咱們總得給小兩口準備喜房才對。

二老就這麽被說動了——家中的房子原本就是在何似飛考中秀才後沒多久蓋的,著實算是新房,但對於從京中娶回來的夫郎來說,還是寒酸了不少。

也正是因為如此,家中房子才多了幾間,即便是何似飛和喬影帶了人回來,也能住得下。

-

余枕苗將眾人安排好房間內,便繼續回屋休息,“家中二老和主子為諸位已備好小菜接風,稍顯微薄,還望諸位不要介懷。”

喬初員等人立刻感謝。

余枕苗見了喬初員的態度,心下稍安——看起來喬家小少爺沒發脾氣,應該是對此還算滿意才對。

喬影將余枕苗的表情和近似盡收眼底,當晚躺在床上,還在何似飛耳邊嘀咕:“那個管家我認識,我當年想要拜師余老,應該讓喬初員給他施壓過,進而看他的眼神,恐怕以為我是什麽洪水猛獸,一不留神就會大發脾氣,讓你無力招架。”

喬影有些氣餒,但一切又都是當年的他做過了,這會兒也無處辯駁。

誰能想到,緣分當真這麽巧妙,讓他和喬初員有朝一日得過上看余枕苗眼色行事的日子。

何似飛輕輕攬著喬影,他能從自家夫郎口中聽到風水輪流轉的新鮮與一點點認命,卻沒有一點難堪——當年又不是結仇,沒必要在乎面子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