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2/3頁)

唐大學士又不用這些,便讓其作為文會頭籌者的獎賞,更能激發那些未曾娶親的文人公子們的積極性。

石山谷撓了撓頭,道:“其實‘乘月書肆’這個名字一出,按理說世家公子們都該很積極的參加。但問題在於唐大學士這邊討論的主題總是跟算科相關,那些世家公子們吟詩作對彈唱還行,做那些算科題目……那玩意兒,不會是真的不會啊,胡謅都謅不來。”

何似飛完全沒想到一切都是這麽的陰差陽錯,機緣巧合。

他因為會試中一道不計分的算科題目入了唐大學士的眼,而後又得到了乘月書肆的邀請函,這下……能不能爭到頭籌,就看他在文會上的表現了。

何似飛覺得一切還算順利,但那是因為他忽視了自己一趟趟跑出去找賣鳥者詢問大雁該如何買。

要知道,對於一個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少年來說,一邊兼顧科考,一邊還要考慮這些,甚至當時他手上還沒有多少錢,其實已經是莫大的辛苦。

好在,一切努力都會有回報。

-

乘月書肆文會當日,何似飛帶著請帖出現在邀約地點。

查證過請帖後,小童給何似飛手腕上綁了一條月白色的緞帶。

緞帶稍微有點長,垂在少年人修長的手指邊,看起來自帶風流雅韻。

何似飛剛要進去,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叫他。

“何兄,何兄,你也來了!”葉辰匆忙讓門童檢查了自己的請帖後,追了上來。

“葉兄。”何似飛認出了他,回身拱手見禮。

葉辰拱手後,走近,將折扇點在另一只手上,笑著道:“聽聞何公子考完殿試後,於馬車前喜不自勝,站定良久後才上車,待明日後,如松很想瞻仰一番何兄的文章。”

這件事被傳開來去是何似飛沒想到的,但他並沒有一點窘態,道:“曾聞葉兄文章乃是一絕,在下也頗為期待。”

“對了,方才如松在後面,看到葉兄手上拿到的請帖還是月白色,不知在下可否看準了?”兩人一道往前走,葉辰開口詢問。

何似飛頷首,擡了擡自己的手腕,將緞帶顏色展現出來,問:“這其中也玄機?”

葉辰苦笑,展示了自己沒有任何緞帶的手腕,道:“確實有玄機,乘月書肆的文會向來是以文論算,但好些人並不精通算科,可又想來參加乘月書肆的文會……畢竟乘月書肆可是京城三大書肆之一,且唐大學士如今也是內閣之首。如若能跟乘月書肆沾點關系,日後寫好了文章,也好登上乘月書肆發行的刊物。”

這個何似飛理解,畢竟現下京城內文人太多,很多鄉試的舉人來到京城後考不中會試,家裏有錢的便會留下繼續拜師學習;還有考中了進士的文人,一時半會兒京內沒有空缺,暫時在各個衙門學習打雜的也有之;除此以外,還有大把的翰林、六部官員等,更有原本就生在京城、長在京中的公子哥兒……

對於這些文人而言,能讓自己的文章登上乘月書肆的刊物,算是一大夢想之一。

葉辰見何似飛頷首,繼續道:“文人墨客如此之多,大家水平也不見得相差多少,能寫出奇文自然好,但大多時候,大家寫出來的文章水平也都那樣……因此,能跟乘月書肆的審稿人打好關系,便有助於讓自己的文章刊登上去。當然,如果文章能好到像前幾日瓊笙書肆出版的那兩本《精編策問》的程度,那就是另一個待遇了。說起這本,何兄當真見解深刻,文采卓絕,如松還有些地方不大明白,可否請何兄講解一二?”

何似飛道:“何來講解一說,葉兄有疑惑,問了便是。”

兩人討論片刻,一陣算盤響聲傳來,乘月書肆的文會也算正式開始。

被小童帶著走入主場,何似飛這會兒才意識到葉辰那些話的具體含義。

——收到月白色請帖的文人是來參加文會,有辯論資格的,因此,手腕會有緞帶做標識。

而收到淡黃色請帖的文人則是來謄抄大家所講述內容,偶爾給場內參加文會的文人遞筆研磨,甚至幫忙計算一些不算太難的題目。

如果說此前在瓊笙社的文會上,何似飛只是抱著學習態度過去的話,那麽在這場以算科為主題的文會上,何似飛的目的就非常明確,他是為了那對大雁來的!

-

與此同時,喬影攔住了正要往何似飛小院裏派人的爹娘,跟他們爭執:“明日或者後日就要出殿試排名,你們現在派人去他家,你們到底抱的什麽心思!”

平日裏總是婉言相勸的喬母難得沉默了下來。

喬淞遠則用手指頭點著喬影的額頭,怒罵:“哪有孩子用這種語氣跟爹娘說話的?!你還記記不記得自己的身份,是誰將你養育這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