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頁)

“冒昧來訪,本就不大和規矩。”張忠雪捋了捋胡須,嘆息一聲,這才舉步跟著陳積山進入。

陳積山請張忠雪坐在主廳,趕緊快步去請自家老爺。

陳夫子那瘦小的身影很快走來,一進門竟然先拱了拱手,道:“貴客來訪,未曾遠迎,失禮失禮!”

“莘修與我客氣什麽,就算是失禮,也該是我未送拜帖便直接登門才算失禮。”張忠雪起身回禮,神色鄭重,道,“今日上門,皆是有重要之事與莘修相商量。”

想來莘修便是陳夫子的字了。

陳夫子頓了頓,似乎有些震驚,畢竟張忠雪雖說與他同窗,可張忠雪早在十多年前就考取了舉人身份,再加上在縣學資歷老,就連縣太爺想見他,都會先下拜帖,以表尊敬。

那麽,能被張忠雪稱為‘重要之事’,一定……是件大事。

陳夫子立刻道:“不如去書房相商?”

待張忠雪答應後,陳夫子又轉頭吩咐陳積山,“一會兒將熱茶送到書房。”

陳積山立刻應聲:“是,老爺。”

現在下午已過,陳夫子院內的學生早已離開,家眷等都在後院,一般不曾到前院來,談話倒也算清凈。

坐定後,張忠雪並未過多寒暄,而是開門見山道:“莘修,大事!你可還記得五十四年前,咱們縣城那連中小三元的余明函余大人?”

五十四年,對於何似飛等人可能算很久很久,但對於陳夫子、張忠雪這把年紀的人,則剛好是他們啟蒙那會兒發生的事情。

陳夫子目光如炬:“豈會不記得?我們當初啟蒙,都是聽余明翰大人的事跡,以此做榜樣的!”

再者,余明函連中小三元後,緊接著又在鄉試、會試與殿試上發揮出色,同樣都拔得頭籌,取得解元、會元與狀元!這正兒八經的三元也全中了!

當時,別說他們整個木滄縣,就連整個瑞林郡、乃至整個綏州全都震動了。

‘綏州余明函’,在當時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後來十多年,余明函活躍於朝廷政、治、中、心,確實做了不少大事,位極人臣。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像余明函這樣鋒芒畢露的存在,注定會接連樹敵。

政敵逮不到他的錯處,就栽贓陷害,逮他家仆人的錯處——以此來連坐主人。

僅有一點小錯的話,當時的皇帝出於對余明函的喜愛,還能包容的下去,但當彈劾余明函的人越來越多、不斷增加,埋在皇帝心中的那根小刺逐漸就紮得人心疼。

隨後,余明函又大膽主張變法,卻被朝廷保守派不斷攻訐。再加上他的主張不得帝心。

余明函被貶謫,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又過了幾年,果不其然,皇帝將余明函下放至地方,貶出朝廷中心。

但余明函此人確實很有本事,他在地方勵精圖治,做了三十年知州大人,政績突出,熬死了當時的皇帝和他兒子,同時也熬死了當年的不少政敵。前幾年正逢新帝登基,看到各地財政報表,還有余明函這些年潛心寫的正史記錄,心中便對他頓生好感。

於是,新帝在查看了余明函的履歷後,再加上對他‘連中三元’之事非常看重,便這麽又把他調了回來。

當時的余明函,已經六十有九。

可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變法。朝廷新換了一批官員,這回竟然有大半都支持余明函。可他們主張的變法,依然不得帝心。

於是,好景不長,余明函擔任太傅不過三年時間,又……遭貶謫。

新帝比他爹和爺爺還狠,直接罷黜了余明函——官身都不給他了。

這就是余明函的一輩子,跌宕起伏,堪稱傳奇。

綏州余明函,連中三元,位極人臣,中年時接連遭貶,在知州任上,記錄正史二百九十四卷,收錄入皇家藏書閣,被列為歷代帝王必看之書。晚年起復,位至太傅,卻又因與皇帝政見不合,再次被罷黜,剝奪官身。

張忠雪道:“可,就算余老沒有官身,也不是咱們縣太爺,縣學的學政、教諭能比得上的啊。”

他嘆氣:“余老的脾氣,即便咱們未曾聽說,但能把一生過得這樣跌宕起伏……定也不會是那種長袖善舞之輩。莘修,附耳過來,我給你悄悄說——”

陳夫子趕緊湊過耳朵去,就算這在他家,也擔心隔墻有耳啊。

“方才知縣大人、學政大人都在,他們說上面的陛下罷余老的官,其實只是想讓余老認錯,在京城閉門思過一年半載,隨後再找個由頭叫他回去。但余老脾氣上來,又覺得自己已經七十有二,沒幾年活,居然在陛下罷官後,當著朝廷百官的面告老還鄉,還說唯願回鄉,去縣學當一屆夫子,教一位蒙童。”

陳夫子錯愕的出聲:“一位?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