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頁)

又等了小半個時辰,高成安的房裏傳來一陣窸窣的動靜,他推開窗,朝著何似飛這邊說:“似飛,給我打盆水來。”

何似飛立刻打了水過去,他站在高成安身邊,等他洗好臉,把那封信遞過去:“少爺,這是老太太給你的書信。”

高成安眸光滿是欣喜,立刻擦臉擦手,接過信,極為熟練的扯開火漆,打開看了起來。

信上並無多少字,高成安一會兒就看完一頁,及看至第二頁中斷,他突然頓住目光,緩了緩,視線落在何似飛身上。

何似飛似有不解:“少爺?”

高成安說:“還有一段,是你家祖母祖母,托人寫給你的。思及你你不識字,我給你念罷。”

他念的跟方才李四叔說得並無出入,無非是叮囑他就算天熱了,也別急著減衣,當心著涼,再然後就是別在吃食上吝惜銀子,說他們倆骨頭還健朗著,能耕地賺錢呢。

至於最後那段叮囑他好好當書童,辦事麻利些的話,高成安並未說出。要麽是少年人念及血緣關系,不好意思開口;要麽就是何似飛這些時日來表現不錯,高成安對他甚是滿意。

不同於陳竹那樣是給陳雲尚當通房的,陳雲尚除了給陳竹提供吃住外,每月還給他四百文的飯錢。而何似飛只是單純的書童,此行目的之一還要學念書認字,因此,當初兩家人說的時候,便並沒有要求高家給何似飛出吃飯的銀子。只讓他好好跟在高成安身邊伺候,夥食費自己掏。

念完這一段,高成安不可避免的又想到奶奶的叮囑:“成安啊,似飛是奶奶娘家哥哥唯一的孫兒,他年紀還小,有些事做得不好了你稍稍照顧他些。還有,這兩年最好教他多認些字,以後回村才好說親。不然他這沒有兄弟姐妹幫襯的,好人家的姑娘都不願意下嫁嘞。”

在這傳統的農耕時代,一個男人生下來就得為吃飽穿暖以及老婆孩子熱炕頭而努力。姑娘和哥兒得十一二歲就開始相看親家,男孩又何嘗不是?

況且,越小的地方越不好說親,畢竟大家夥兒的家底都沒什麽好藏的——一樣的窮。這時候就得拼男孩本人有沒有本事了。

何似飛自從八歲那年在洪水中被人救下來,身體就不大健壯,隔三差五會生個小病。這些小的風寒在何似飛看來其實不是事兒,畢竟從後世醫學的角度來說,小孩每年生一兩場風寒,有助於刺激免疫系統發育,等到年紀大了才不會害其他大病。

但在這個時代的村民看來,何似飛這樣就是典型的‘弱’。再加上他家裏沒有親兄弟幫襯,一般人不會願意把女兒嫁給何似飛。他們看中的都是類似於李老四這樣身體強壯的種田好手。

高成安捏著信,目光在何似飛身上逡巡一圈,見他骨架著實瘦削,說:“似飛,讓你來縣城讀書認字的事情……這,陳夫子確實講得很好,但……他又確實嚴苛,書童不能到場旁聽……”

他到底年少,做不到將答應過的事情輕輕揭過,跟何似飛訴說事實:“我準備後年下場考院試,留給我溫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此,讓我教你也著實不大可能。”

到底是他奶奶把事情想的簡單了,以為縣城的夫子也跟鎮上的一樣,能讓少爺們在屋裏讀書,書童在院子裏靜候。

哪想到……哎。

何似飛完全能明白高成安的為難,但以他雁過拔毛、精於算計的風格,不可能說出‘表哥,無礙,我跟在你身邊當書童就好’這種妥帖的、讓主人家心寬的話語。

何似飛知道,自己如果這麽說,是可以讓高成安對自己更加親近。

——但何似飛最終的目的是賺錢、讀書。

為此,何似飛要高成安愧疚,哪怕只是稍微愧疚一點。這樣他才能獲得比普通書童更多的自由,外出賺些銀子。

高成安看著面前瘦削的,只有臉上稍微有點嬰兒肥的少年。見他正垂著頭,不敢跟自己對視,似乎因為他沒機會讀書認字,辜負了家中努力種田的爺爺奶奶的期待而頗為傷心。高成安心陡然軟了下來,但高成安自己要有解決的辦法,就不會在這八天裏什麽都不做了。

他只能生硬地轉移話題:“似飛,這幾日你對縣城也熟悉了,今兒個下午沒什麽事,你不若自己出門逛一逛,散散心。”

除了這個他也沒有其他能補償何似飛的了。

何似飛眼睛一亮,但他正低著頭,高成安看不見他的表情,只是擺擺手讓他出去自己玩吧。

陳竹見是高成安老家來信,估摸著應該會稍微提起一些何似飛的事情——他覺得高成安少爺興許會跟何似飛討論一番他讀書認字的事情,畢竟何似飛以後還要回老家娶媳婦兒的。

不一會兒,陳竹見何似飛低著頭出來,似乎有些難過。想必念書這件事應該沒有妥帖的解決辦法。陳竹不禁又想起了自己那錠壓箱底的銅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