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劉娥

“官家只是無子,並不是無後。”

“……”

劉娥靜了一瞬。

——拿自己唯一女兒去補償生母親族的方式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半息後, 她擡頭看面前尚未回過神的趙禎,“禎兒,方才天幕所講, 福康公主是你唯一的子嗣,位比皇太子。”

“但你為了你心中的愧疚, 為了士大夫們向你施壓的壓力, 你對公主的慘劇視而不見, 甚至成了壓死公主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大娘娘。”

趙禎終於回神, “我怎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可轉念一想,這的確是他能做出來的事情。

他對生母充滿愧疚,但子欲養而親不待, 生母已逝,他只能補償生母的家人。

如果李家人有才幹, 他大可提拔他們, 當他們沒有才能,無法勝任高官厚祿的話, 那麽與天家皇室聯姻便是最好的選擇。

一旦李瑋娶了公主,那麽李家人便是皇親國戚,而他的公主享受皇太子的供奉,那麽也就是說李家人也一同享受。

這是最好的補償方式, 讓李家人與公主成為利益共同體。

但問題是公主不喜歡李瑋,李瑋對公主也算不得好, 要不然公主不會夜叩宮門,求他來給她主持公道。

再然後是公主想和離,他礙於對生母的愧疚和士大夫們的壓力, 不許公主和離, 直到公主瘋瘋癲癲幾次自殺, 他才勉為其難允許公主和離。

然而公主的和離再一次激怒士大夫,鋪天蓋地的彈劾讓他根本招架不住,他只能再次補償李家人,再次訓斥公主。

——這樣的他的確不是一個好父親,他連自己的女兒都護不住。

趙禎六神無主,“她是我唯一的子嗣,唯一的女兒——”

趙禎聲音戛然而止。

——所以他沒有兒子?他絕後了?!

趙禎瞳孔驟然收縮。

——這不可能!

“官家無後而終?”

曹瑋敏銳捕捉到事情的關鍵點,“那造成靖康之恥的徽宗和欽宗是誰的後人?”

狄青飲茶動作微頓,“必是官家過繼來的皇嗣的子孫。”

“斷然不能讓這位皇嗣登基為帝。”

曹瑋眸色微沉,“否則哪怕我們收回燕雲十六州,這兩位昏聵之君也會釀成另一種的靖康之恥。”

狄青微眯眼,往嘴裏送了一口茶,慢慢思索道,“天家宗室眾多,在天幕沒有告知徽宗與欽宗是誰的後人的情況下,我們找這位皇嗣如大海撈針。”

“與其大海撈針,不如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少年聲音微頓,手裏的茶盞放下了,擡眸看曹瑋,此時的曹瑋也在看著他,兩人視線相撞,狄青聲音微涼,“阻止官家過繼宗室子嗣,不許任何宗室子登基為帝。”

“……”

這是他們大宋武將能做到的事情嗎?

大宋的武將什麽時候有了能左右官家意志的權力?

曹瑋哭笑不得,“你說起來輕巧,可做起來卻難於登天。”

到底是年少氣盛,狄青比他敢想,更比他敢說。

——阻止官家過繼宗室子是他們這種備受打壓的武將能幹成的事情嗎?

但凡他們有丁點苗頭,朝堂之上的士大夫們的唾沫星子便能把他們淹死。

曹瑋擡手揉了下眉心,“官家沒有兒子,不去過繼宗室子,趙宋現在便能亡於官家這一代。”

“徽宗欽宗與靖康之恥發生在百年之後,咱們不能為了百年之後發生的事情現在便讓官家絕後,讓趙宋現在便滅亡。”

“這是因噎廢食。”

曹瑋看了一眼面前意氣風發的少年,“再說了,這種事咱們也做不到。”

“狄將軍,你不會以為重文輕武的國策會徹底更改吧?”

“太後已老,能有幾年執政時間?”

“待她崩逝,便是人亡政息。若官家強勢,或許還能繼承她的政策,但官家素來耳根子軟,在士大夫們的詰問下連自己唯一的女兒都護不住。”

“這樣的官家,怎麽可能會一直延續太後的治國方針?”

狄青皺了皺眉。

曹瑋伸手給狄青續了一盞茶,繼續說道,“少年熱血,這是好事。”

“但作為過來人的我要勸一句,不必對太後百年之後的大宋抱有太大希望,官家守不住太後的政策,武將被委以重用的國策不會延續你的一生。”

“若天佑大宋,太後娘娘長命百歲,你我在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後,還能再為大宋開疆擴土。”

“若天命不在宋,太後過早崩逝,那麽你我二人便該急流勇退,萬不可與士大夫們爭一時長短。”

“功名利祿雖好,可也要有命享受。”

“狄將軍,與其在士大夫們的構陷下抑郁而終,不如辭官歸野,暢遊天下。”

狄青手指緊緊攥著茶盞,難得陷入沉默。

理智告訴他,曹將軍愛重他的將才,所以才會與他一見如故,拿他當心腹,推心置腹與他說這些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