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安樂公主

“收起你的三綱五常與儒家規矩!”

姚崇被問住了。

他的學識與理智告訴他, 他該回答三綱五常男尊女卑是自古便傳下來的規矩禮法,安樂的說法是駁論,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做法是男主外女主內,男子為官做宰, 女子相夫教子, 而不是像安樂所說的那樣, 女子擁有不該有的野心, 去覬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但他的情感與經歷又告訴他,安樂的野心沒有錯。

——聖人並非李家人,甚至做過太宗皇帝的才人, 可饒是如此,聖人依舊位尊九五, 聖人如此, 那麽未來天子之女皇後之後的安樂,又為何不能登基為帝?

可安樂若登基為帝, 便是對世俗禮法的又一次挑戰。

——女人都能當家做主,那麽還要宗族禮法做什麽?還要規矩體統做什麽?

男不男,女不女,混亂不堪, 毫無秩序。

這樣的天下,是九州百姓的災難。

思慮片刻, 姚崇緩緩開口,“正是因為您是女郎,所以您做不得天下之主。”

“既然女郎做不得天下之主, 那祖母為何能做?”

安樂反問, “難道祖母不是女人?”

【而李顯立安樂的原因也非常簡單粗暴, 一是因為李顯這個人確實厚道,韋後陪他患難與共,否極泰來之後,他便兌現自己的承諾,江山與韋後共坐。】

【韋後唯一的兒子死了?】

【因討論武皇的男寵被庶子告密,然後被武皇降旨杖殺?】

【沒關系,這個庶子隨你處置,我絕不袒護。】

【你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別人做皇帝你會被別人拿捏?】

【沒關系,你的兒子死了,便由你的女兒來做皇太女!】

【終其一生,我不會再叫你受任何委屈!】

天幕之上,痛失愛子的李顯淚流滿面,顫聲安慰著失魂落魄的韋後,“香兒,你別這樣,我害怕。”

“沒有這個兒子,我們還有女兒!”

“我們立女兒為皇太女,立女兒為皇太女好不好?”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心情極為復雜。

他們清楚看到李顯與韋後在流放之地的艱難求生,清楚看到韋後一次又一次安慰李顯,鼓勵李顯,才讓李顯重拾生的希望,毫不誇張地講,如果沒有韋後,李顯根本熬不過來。

可等他們終於苦盡甘來,李顯為太子,韋後為太子妃,只待聖人百年,他們便是九州天下的主人,但生活總會在你毫無防備時給你最狠的一刀——韋後的兒子死了。

唯一的兒子。

死在庶子的構陷,死在聖人的狠辣。

他們幾乎可以預見,待李顯駕崩,庶子登基,等待韋後的是什麽。是不敬嫡母,是肆意拿捏甚至作踐嫡母。

——這位嫡母的親生兒子都能被他借刀殺人除去,他又能對嫡母又幾分敬重?

而李顯,直接將這種威脅掐滅在萌芽之中。

為他和韋後的情分,為他頗為愛重的幼女,所以一向懦弱的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將自己的幼女送上那個位置。

“這……他好像做得也沒錯。”

“沒有韋後,就沒有現在的他,庶子又是害死嫡子的元兇的情況下,他總要替韋後考慮。”

“他替韋後考慮沒有錯,心疼女兒也沒有錯,可女人怎能做皇太女?做未來的九州之主?”

“嗐,聖人也是女人,不一樣做了九州之主?”

“咱們既然能出一個女皇,就能出第二個女皇。”

“咱們現在的聖人不也是女皇?不一樣做得好好的?百姓不一樣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盧氏中氣十足,“所以說皇帝的性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

“太子的庶子用心如此險惡,又怎會是一個聖明天子?”

“讓這樣的人當了皇帝,還不如一開始便立個皇太女。”

“韋後性格堅韌有權謀,這樣的母親教出來的孩子不會差。”

盧氏道,“她膝下有三個女兒,論嫡論長都排不到這個最小的女兒,但她偏偏放著前面兩個女兒不立,而是立這個最小的女兒為皇太女,說明這個最小的女兒必然有過人之處,否則她不會冒這麽大的風險立幼女,要知道主少國疑可是天家大忌!”

崔玄暐擡手掐眉心。

——阿娘胡攪蠻纏太有一套,他幾乎被阿娘說動了,覺得阿娘的話在理,太子立安樂沒問題,韋後立最幼女更是因為幼女聰慧過人,他們夫妻倆放著庶子不立,而是立一個最小的女兒為皇太女的事情是人之常情,是極為正常且正確的事情,不正常的是他,是極力阻止的朝臣。

“阿娘,話不是這樣說的。”

崔玄暐嘆了口氣,“有道是三綱五常——”

“收起你的三綱五常與儒家規矩!”

盧氏最煩崔玄暐一口一個規矩,一口一個子曰,他剛開口,她便不耐煩打斷他的話,“漢武帝之前有三綱五常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