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太平公主

妹妹,你果然是我的好妹妹!

天幕之上, 出現太平公主的一張臉,她靜靜注視著朝堂紛爭,宮廷變化。

每一次李旦身陷危難之中, 總會有人不經意間施以援手,李旦轉危為安, 慶幸不已, 雙手合十, 向天禱告。

——若蒼天果真有眼, 便讓他早些結束這種慘無人道的酷刑吧!

扮成宮人裝扮的太平從殿外緩緩走進來。

她走到李旦身邊停下,雙手摘下帷帽,看著無比虔誠禱告著的兄長, 輕嗤出聲,“四兄今日禱告, 明日禱告, 難道還能將那些人禱告死了不成?”

“不禱告又有什麽法子?”

李旦嘆了口氣,心如死灰, “如今的我,也只能做這些事情了。”

太平冷笑,“四兄這個樣子,哪裏還有一點李氏皇族的樣子?”

【是的, 寶寶們沒有看錯,在李顯被流放, 在李旦萬念俱灰的情況下,早已嫁入武家的太平,仍然在為李唐的復興而奔走。】

武三思:“???”

好家夥, 你原來不是武家媳婦兒, 你原來是李家的細作!

李唐宗室:“!!!”

到底是太平公主啊!

還是跟咱們自家人親!

李旦熱淚盈眶。

——妹妹, 你果然是我的好妹妹!

李顯頗感欣慰,“到底是二娘,這種情況下都不忘初心,仍記得自己是李家的人。”

“那又如何?”

韋香兒不置可否,“她縱然奪了位置,也不過將萬裏江山拱手相讓於你們罷了。”

“當然是讓給我們了。”

李顯道,“難不成讓武家人來繼承錦繡河山?”

“我與四弟可是她的親兄長,我們若為聖人,難道還會虧待她?”

“兩位兄長自然不會虧待我。”

太平靜靜看著天幕,她已從上陽宮離開,此時正在往公主府走,一邊走,一邊看天幕的景象,“可兄長終有崩逝的一日,而這江山萬裏,也會擁有新的主人,到那時,我的地位又如何?”

——只有把那個位置握在自己手裏,自己才不會成為別人刀俎下的魚肉。

太平靜了一瞬。

半息後,她掀開轎簾,吩咐侍女,“廣發帖子,召集所有在京宗親來我府上議事。”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她已明白自己該做什麽。

【來俊臣的這件事,便是一件很好的體現。】

【而來俊臣的存在,也讓太平第一次與武家人緊密相連,聯合武家子弟把這個禍害送走。】

【所以不少史學家們都覺得來俊臣是女皇的一把磨刀石,她不希望李武兩家交往過密,但也不希望李武兩家彼此仇恨,所以她需要一個人,一個能將兩家聯合起來,但也只是貌合神離的聯合。】

【而來俊臣,便是這樣一個人。】

天幕之上,女皇批閱奏折。

“聖人,來俊臣死了。”

小宮人一路小跑入殿,輕聲向女皇匯報。

女皇微微頷首,面上沒有喜怒。

批閱好的奏折被她放在一邊,她翻開下一本的奏折。

而坐在她下首的上官婉兒,則不動聲色收回視線,悄無聲息嘆了口氣。

——又是一把磨石刀。

武三思沒那麽欣喜若狂了。

——來俊臣是磨刀石,那他是什麽?

是姑母手裏的刀,還是又一塊磨刀石?

不能吧,不能吧?

他都為姑母做了這麽多見不得光的事情了,姑母不至於這般待他。

再說了,姑母都想把萬裏江山傳給他了,怎麽可能只把他當刀?

【而我們的太平公主呢,便是磨刀石之下的粘合劑,將彼此仇恨的李武兩家勉強粘合在一起。】

【而這個時候的女皇,也年歲漸長,再度動了立儲的念頭,在兒子還是侄子之間猶豫不決。①】

天幕之上,女皇與一臣子先後而行,似在商議著什麽。

【但在聽過狄仁傑的一番話後,女皇豁然開朗——】

【兒子與侄子誰親?】

【立兒子,百年之後享祭祀香火。】

【可若立侄子,沒聽說過誰家侄子會祭祀姑母的。②】

【就這樣,武三思徹底出局。】

武三思:“???”

——姑母看我一眼!

別說祭祀你了,只要我能當太子,我能喊你親娘!

李唐宗室長舒一口氣。

還好還好,這萬裏江山還是他們老李家的。

李旦提心吊膽。

——所以呢,阿娘立了誰?

李顯望眼欲穿。

——我!我!我!

阿娘,你難道忘了千裏之外被流放的我了嗎!

【武三思雖然出局,但女皇這個時候還有兩個兒子,那麽問題來了,是立李顯,還是立李旦,這個選擇題再一次擺到女皇面前。】

【在太平的奔走周旋之下,李旦雖然活得艱難,但也勉強保住了性命,成功苟到女皇年齡漸長,再次挑選繼承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