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呂雉的瘋狂與野心。

劉邦熱血沸騰, “娥姁,你做得很好!”

“我的江山果然沒有交錯人!”

“不錯,陛下的確沒有交錯人。”

呂雉微微一笑。

她擡頭看天幕, 天幕之上在說她的功績,是她力挽狂瀾, 是她只手擎天, 是有了她呂雉, 所以才有後來的雖遠必誅的大漢王朝, 才有一個烙印在未來華夏子民身上的字——漢。

雖字字沒講她掌權後的快樂,但卻又字字在講她的快樂。

這種快樂並非物質享受,是吃甜瓜還是吃石榴葡萄, 而是一種直擊人心的快樂。

是她改變了歷史進程,讓漢王朝沒有與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是她庇佑了九州黔首, 讓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恢復安寧。

也是她, 以女人之身,讓吝嗇筆墨如太史公都給她單開傳記, 與帝王並列。

她的確快樂。

她更快樂的是九州天下都在看這件事,都在頌揚她的功德,她的聲望會空前暴漲,乃至於足以支撐她去做那些自己早就想做的事情——

她終於等到了她的時代。

“若想取一年三熟的風水寶地, 則必先取西域。”

呂雉看向劉邦,“西域之行有了錢, 才能支撐軍隊遠征的費用。”

“陛下到底上了年齡,西域之行便讓英布他們去吧。”

“不,這一趟我必須親自去。”

劉邦豪氣萬千, “君主親至, 才能顯出咱們對西域的重視。”

“英布不行, 他代替不了我。”

呂雉挑了挑眉,“也好。”

“我方才已召了左右丞相並英布他們,算一算時間,他們很快便會到了,陛下大可與他們聊一下行軍路線與所需錢糧。”

劉邦頷首,“這個自然。”

西域之地顯然對於未來的世界舉足輕重,方才花很大的篇幅來講述西域,不止葡萄與石榴,甚至還有尚未出生的張騫的行軍路線,都被小宮人們一字不落記錄下來。

劉邦摸著下巴看了一會兒張騫行軍路線,覺得這事兒自己一個人搞不定。

不知是不是張騫出生的時代匈奴已不成氣候,他的路線有很長一段都是匈奴的領土,如果他也按照張騫的路線走,則必會遇到匈奴。

在以前他與匈奴和親還能維持表面平和時,走一支商隊都有可能會遭遇匈奴的打劫,更別提現在他已與匈奴徹底撕破臉,商隊不可能成功穿過匈奴去西域。

“叫韓信一塊過來。”

劉邦道。

呂雉眉頭微動,“陛下,韓信死而復生的消息乃市井傳言,左右丞相與黥布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貿然叫韓信過來,怕是不妥。”

“再者,外人來看,我已誅韓信三族,如此深仇大恨,韓信怎會再次效忠於我們?”

“你既然用他,還會舍得殺他族人?”

劉邦斜了一眼呂雉。

呂雉笑了一下,“若非你的好女兒苦言相勸,我自是要殺的。”

“只是我覺得,韓信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

“陛下還記得長平之戰嗎?”

她雖不會打仗,但對這些典故爛熟於心,“趙國以為武安君白起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便換下老將廉頗,任用趙括為大將。①”

劉邦眼皮微擡,瞬間明白呂雉用意,“在得知趙王用趙括,秦王立刻以白起為將,不許人知。”

“而趙括仍以為自己對陣的是王龁,輕急冒進,急於求勝,四十五萬大軍死傷殆盡。②”

“娥姁想讓我學秦王?”

劉邦眼珠微轉,笑了起來,“不錯,秦王值得一學。”

“韓信是我的武安君白起,那誰是王龁?”

“樊噲?灌嬰?還是周勃?”

“此三人皆可。”

呂雉道,“但可再加上一人——”

“梁侯彭越!”

劉邦一拍大腿,打斷呂雉的話,“功臣列侯們投降匈奴的人可不少③。彭越在我這降王為侯,受了這麽大委屈,哪有不投匈奴之理?”

“陛下明白便好。”

呂雉眸光精光微閃,“布疑兵牽制匈奴主力,陛下便可領另外一支軍隊直插西域。”

“打仗要花錢,重建要花錢,哪哪都需要錢。”

“陛下,西域掙錢的這條路子,便拜托你了。”

“好說好說。”

劉邦心情大好。

“陛下,左右丞相與淮南侯梁侯他們到了。”

小黃門殷勤回話。

“快宣!”

劉邦望眼欲穿。

是日,周勃領兵,灌嬰彭越為輔,二十萬大軍出兵匈奴。

是日,劉邦英布偷偷領一支隊伍從長安出發。

是日,大軍一去萬裏,呂雉迎來自己徹底掌權的時代。

劉邦有八子五女,長子劉肥早在幾年前已封齊王,國都臨淄,享七十三城供奉,三子劉如意得封趙王,因年齡小又極受劉邦寵愛,尚去國就藩,一直養在宮裏。

剩下封王的便只有劉邦最的小兒子劉建,因燕王盧綰逃奔匈奴,便被劉邦立為燕王,待年齡大些便去薊縣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