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九十年代

==================

三年後。

時間過得飛快, 寶丫結婚還歷歷在目,但是轉眼已經到了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的風氣又比八十年代更寬泛不少。

寶丫是八七年十一國慶節結婚的,如果已經是九零年的冬天了, 眼看就要過年, 三年多的變化, 真真兒不少。王一城他們家就這麽幾個人,都有不少的變化。王一城再婚了, 他是去年年末跟姜敏莎再婚的,兩個人也相處了好幾年,知根知底,性格相投,倒是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王一城這一次結婚可比之前慎重多了。

相比於之前每一次結婚的迅速,王一城跟姜敏莎這一次倒是真的處了好久, 說起來,王一城再婚的次數也不少了, 不過姜敏莎倒是沒有介意。

姜敏莎甚至跟王一城的前妻關系還不錯, 她是在寶丫的婚禮上認識的其他人, 不僅沒有交惡,反而能處得來,就讓王一城挺沒想到的。

但是王一城倒是覺得, 這大概是因為姜敏莎職業的關系,她在醫院工作, 見多了生老病死和難事兒, 所以她就曾說過, 人生在世只有生老病死才是大事兒, 其他的事情不用太走心,人都會輕松很多。

如果處處都別扭著為難自己, 才是真的難過呢。

姜敏莎很開朗豁達,看著沒什麽心眼兒,但是卻也是個很樂觀的人。

王一城也正是最喜歡姜敏莎這一點,她凡事兒都不太計較,也讓身邊的人壓力小。

王一城跟姜敏莎結婚,田巧花最激動,她老兒子終於結婚了,真是天老爺保佑,他別在鬧幺蛾子了。老太太現在身體還倍棒兒呢。倒是讓王一城放心不少。

王一城和姜敏莎的婚禮並沒有大辦,十分低調,就是請了一些重要的親朋好友,在大家的見證下,他們進入了婚姻的殿堂。王一城再婚並沒有引起什麽波瀾,畢竟他也不是什麽活躍的知名人士。

不過王家倒是更熱鬧了一點,雖說以前姜敏莎也常來,但是這正式住進來就是很不同的。人多更熱鬧,王一城覺得自己還是蠻喜歡熱鬧的。

這情場得意,事業就更得意了。

這幾年王一城的書賣的更好,本職工作也更上一層樓,已經穩紮穩打的評了教授。這要說起來,他可真是事業愛情雙豐收,得意的很。

王一城的性格其實挺嘚瑟的,骨子裏是個有點張揚的人,雖說現在裝的比較內斂沉穩,但是骨子裏可不是這樣的人,再外面還有幾分內斂,但是他在家倒是很活躍,姜敏莎也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兩個人感情好得很。

相比於他們是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寶丫他們夫妻也結婚將近三年了,不過別看寶丫結婚了三年,但其實啊,給王一城的感覺相差不大的,畢竟就算沒結婚,高錚也如同長在他們家一樣。

現在雖然結婚了,但是他們兩個小夫妻依舊住在這邊,所以王一城沒什麽很大的感覺。不過寶丫已經畢業了,她畢業之後分配在了法院工作,工作倒是很有幹勁兒。

雖然現在下海還有停薪留職的風潮很大,但是他們家的人倒是都沒什麽想法,也不是那種想要拼一拼賺大錢的個性。不過雖然沒有像是商人那麽日進鬥金,可是王家還是很有錢的。

王一城的書賣的極好,他又是個有眼光的,所以固定資產和現金手裏都有不少。這可未見得比那些下海經商的人差,不過王一城不做在面兒上罷了。

錢是一個好東西,不僅能保障優越的生活,也能讓人多更多選擇。

正是因為王一城有錢,所以寶丫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為了生活多奔波考慮,她也沒有什麽挫折,生活樂觀快樂。王一城對閨女的教育一直都是富貴快樂。

寶丫聰明,但是並不世故。

這要是王一城教得好。

這人啊,別看嘴上整天叭叭叭的享樂主義,但是實際上倒是給閨女教的很好。就連高錚性格都有幾分像王一城,誰讓他是跟著王一城一起長大的呢。

高錚跟寶丫結婚,王一城為什麽一點意見也沒有,還不是因為高錚也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那是完全靠得住的,要是但凡換一個人。王一城絕對不會這個態度的。

不過青梅竹馬的感情就是靠得住,小夫妻兩個結了婚過的甜甜蜜蜜的,倒是從來沒見他們兩個鬧什麽矛盾。別說他們兩個,就連王一城跟姜敏莎也沒有什麽矛盾,從不爭吵。

可以說,都是情緒很穩定的人了。

這幾年啊,他們家日子過的一如既往的好,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有不少的變化。一年又一年,今年過年王一城他們倒是不回老家了,他們會留在首都過年。

其實王一城早就有這個想法了,他一直都想著找一年大家來首都過年,不過田巧花都不怎麽樂意,她自然更喜歡熟悉的地方。再有更重要的就是,在老家可以去給自己老爹和男人上墳,她心中最重要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