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費解

曾去擎蒼宗‘進修’過的那批教席對樂青怡的教學能力感觸最深, 擎蒼宗的人不曾藏私,同樣的內容都有教。

只是他們教的是‘書中這段內容就該這樣解讀’,樂青怡教的是卻是‘書中這個問題為什麽要這樣解讀’。

同樣一道題,擎蒼宗其他人教他們該怎麽解, 從而得出什麽答案, 樂青怡教的卻是為什麽要這麽解, 還能如何解,解題思路容易進入哪些誤區等。

總而言之, 就是擎蒼宗其他人教的是方法, 樂青怡教的卻是舉一反三的思路與應用。

樂青怡還會將其中的一些內容與眾人所熟悉的修煉思維結合起來,教算術在修煉與施法方面的應用, 如何合理利用環境因素,學習某些內容,可往哪些方面鉆研等。

這種能讓學生開闊思維空間,增加想象力的教學方式, 成功幫助聽課者打開思維格局, 甚至能讓他們對自身所生活的世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例如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世界有多大、天外還有多少星球等問題相比,人類與生靈的渺小與偉大,若能研究出某些成果, 制作出怎樣的工具,將能實現的目標等等。

樂青怡親眼見證過普通人類可將科學技術發展到什麽地步,取得怎樣的成就,對星源界的這些還有機會修煉的人類更有信心。

所以她完全是以充滿信心與肯定的態度, 給眾人描繪出一個全新的未來, 再結合教化之道的加成, 能讓聽眾在不知不覺中堅定信心, 相信自己只要能學好那些課, 選擇好研究方向,必將能在未來取得樂青怡所說的那些成就。

‘旁聽’的魯老祖等人也是直到此時,才知道新學的意義所在,確定了雷電機、轟天輪等物品的出現,應當都是以這新學作為基礎而制出的寶物。

這一切讓他們認識到新學出現的重大意義的同時,也對不吝將新學傳授給他們的樂青怡與擎蒼宗都感激與佩服不已。

畢竟這完全是一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做法,只要他們東臨皇朝也能培養出相關人才,將來他們或許也有機會研究出類似雷電機、轟天輪的產品。

事實證明,雖然聖安學院這些弟子對樂青怡的信任度遠不及自家同門,但是依舊會被她的講課水平給折服。

所以樂青怡這次的授課效果十分好,讓許多聽課的人都感到有種被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

樂青怡重點講的是三門理科,其次是思想,由於思想關系到三觀與心境,對修煉者極其重要,所以她也著重講了一番,涉及到動植物的生物內容,她講的較少。

講課結束後,一眾聽課者皆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尤其是那些曾因覺得新學內容與修煉無關,學起來還頭大,若不是出於對樂青怡的重視,可能不會來聽課的弟子,都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

聽了樂青怡講的那些,他們才發現自己之前看不懂,是因為他們在此前不曾接觸過那些,不知其門而入。

聽到樂青怡講的那些後,學會用相應的邏輯與思維,去學習與理解那些曾讓他們感到頭大的內容,就覺得輕松有趣多了。

而且他們發現,這新學也不是真與修煉無關,學得好了,同樣可以運用到修煉過程中。

學會合理利用算術、光學、重力、阻力等,對制定修煉計劃與戰鬥布局,都極有幫助。

掌握某些材料的分解與合成原理與特性等,對修煉煉器、布陣或是傀儡術有好處。

魯副院長召來在院內的那些上尊、長老與院首與首席,重新商討對新學的安排。

“……如今看來,我們聖安學院對新學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聽說這新學教材中的那些內容,都是由擎蒼宗那邊通過一項項實驗論證、總結出來的,我們總不能一直跟著人家學現成的。”

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誰讓他們聖安學院在這方面起步晚呢,連根基都沒打好,更別說是想要獲得什麽研究成果。

“魯師兄,這種事急不得,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先將弟子培養出來後,再去考慮那些實驗、研究吧。”

有人卻道,“柴師弟,有樂小友幫忙教出來的這批弟子在,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一邊培養專修新學的弟子,一邊組建實驗園,就算短時間內無法取得什麽新成果,也可通過重復試驗擎蒼宗已公開的那些,在增長經驗之余,同時也相當於是在驗證那些結論。”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旁觀’過樂青怡在講課過程中,在現場做的那些實驗,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還能讓人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除了要建造專門的實驗園,我們還需要在新學園內建造一些方面用來做實驗的場地,如今看來,新學園那邊的教學成果不理想,應當與這教授方式有關。”

提到教授方式,有人就想起新學園的教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