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開頭

見樂青怡在聽到他這說後, 仍然堅持將那些玉簡拿出來,郭太尊鄭重接過的同時,無比認真的說道。

“無論這些玉簡中的內容,會給星源界帶來怎樣的影響與後果, 都與青怡師侄無關, 而我等與所有後來者, 都將永世感念師侄今日的大義之舉!”

魯院長等人也都紛紛附和,在這件事情上, 他們有這身份與資格代表全界修行者表這個態。

樂青怡並沒有借此居功的想法, 畢竟她所拿出來的這些都是別人的智慧結晶,她本身也只是無數學習過它們的後來者之一。

哪怕那些人是另一個世界中的人, 她也有將原作者、匯編者、注釋者都注明,絲毫沒有利用兩個時空之間信息差,將那些據為己有的打算。

“太尊言重了,諸位前輩若能從中受益, 只需感念那些原作者與傳承者, 弟子惶恐,萬萬不敢貪圖他人之功。”

郭太尊欣慰的點頭,沒有就此再多說什麽, 在他看來,樂青怡的心性之佳,實屬罕見。

雖然他已知道,這可能與她所說的‘特殊經歷’有關, 但他絲毫沒有尋根究底, 追問那‘特殊經歷’的想法。

畢竟但凡能修煉到高階的修行者, 基本都是身具氣運者, 擁有各自的大機緣。

所以對於樂青怡願將自己的機緣公開一事, 他們都感到有些意外,怕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如今看來,她什麽都知道,只因心性通透,知輕重,顧大局,才會在此前沒有冒然將那經書中的內容直接公開,而是將其從中領悟到的內容,用簡單直白的方式教給身邊人。

現在卻因意外透露後,發現他們很重視,選擇直接將之公開拿出來。

樂青怡離開後,幾位老祖迫不及待的‘看’玉簡中的內容,這才發現,樂青怡之前講的那些,許是因為在無意識狀態,其實講得有些分散,也不夠詳實。

玉簡中的這些內容不僅更多更豐富,而且還各成體系,更為詳實,何為原作,何為後人增解注釋等,都列得很清楚,讓他們看著感悟更深。

許多從前只有一些模糊的思路,或是仿佛隔了一層的東西,卻都能從玉簡中找到更為清晰的詮釋,讓他們沉浸在其中如癡如醉。

還是眼看已到約定好的啟程時間,作為東道主的蒼樓這邊竟然毫無動靜,引來其他老祖發訊過來詢問計劃是否有變,郭太尊才戀戀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玉簡。

他有種感覺,只要給他一定時間,仔細看完這些玉簡中的內容,他或許能有機會更進一步,連導致他自戰妖域退下的重傷,都能因此而痊愈。

因為這些玉簡中對‘道’作出的詮釋,雖然都與星源界現有的‘道’大相徑庭,而且沒有任何功法,但他現在就能確定,只要他們能集全界之力對它們進行完善,假以時日,星源界一定能有機會重獲真正完整的‘道’。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收到同道的訊息,郭太尊才想到當下還是要以正事為主。

連潛元宗在內的各大勢力相約一前往擎蒼宗,既為去看郭太尊所說的那件威力強大的武器,也為順便讓自家弟子去擎蒼宗見識一番,最好還能學到些什麽。

畢竟擎蒼宗弟子在這一屆的三十年大比中,表現實在太過優秀。

若只是其中幾個弟子優秀,還能說是擎蒼宗近些年的運道好,才會出現比別家數量更多的優秀弟子。

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人家是這一屆的弟子都表現得很優秀,綜合實力尤為出眾,這裏面的原因,就不得不讓人重視了。

直到蒼樓再次升空,踏上返程之途後,眾弟子才聽說不僅他們回宗,其他各勢力也會跟他們一起去擎蒼宗的消息。

“難道是因為這次的大比還沒正式比完,就因獸潮中止了,老祖們覺得不夠盡興,就想換個地方繼續?”

聽到同門的玩笑話,有人出聲制止道。

“別在這胡亂揣測,老祖們會做出這個決定,自有他們的用意,這樣也好,我們擎蒼宗向來低調,這次算是露臉了。”

有人聞言,忍不住失笑出聲,“你確定我們擎蒼宗過去是因低調,而不是因為太過散漫,才沒什麽機會露臉?”

眾弟子聞言,都笑了出來,連新弟子在內,他們現已知道,相比較其他宗門,擎蒼宗對他們這些初入門的弟子要求很低,同批弟子之間的競爭也小。

分峰之後,要求倒是開始變嚴了,但因初入宗時過得太過輕松自在,到底少了那種高壓下的緊迫感。

如此一來,也就養成了與同門之間沒什麽競爭意識,與宗外人之間的競爭意識也不強的心態,落在別人眼中,就是擎蒼宗的弟子不夠努力上進,都太過散漫。

當然,這種培養弟子的方法,也有很多好處,就是同門弟子之間感情深厚,很團結,對宗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都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