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3頁)

這話一說出來,大家都震驚了。

不說徐春風如遭雷擊,他的分梳板剛剛小有進度,就是李婧文也有些訝然,她的斜向雙刺輥已經搞出來雛形了,就快交由機械廠試制一台出來,看看效果。

這時候,梅同志說有可能中止進度?

沈愛立也握緊了手,擔心自己能不能趕得上?她的三刺輥方案進展很好,她以為怎麽樣都要到年底,應該能趕得及,沒想到這麽快。

她能趕超歷史的進度嗎?

梅子湘看了一眼大家的表情,心情有些沉重地道:“我們的多刺輥試制已然很有成效,已經投產的大小雙刺輥效果更為顯著,我和咱們領域內的其他同志都交流過,認為大小雙刺輥有推廣的價值。咱們務必要集中精力,把大小雙刺輥的項目給夯實.鞏固,確保能夠在全國投產,提高我們華國目前已有的梳棉機產量和質量。”

其他的話,梅子湘不便多說,她接手高速梳棉機的研制以來,這是第一次接到通知,說要以思想政治任務為先。即使在1958年,1960年,這些國家比較困難的時間節點,青市和東省.紡織科學院都盡量保證她們團隊的正常運行。

但是現在,她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

散會以後,黎東生留了愛立和李婧文,和她們道:“你們也不要灰心,把正在研制的新方案資料工作做好,說不準咱們能走完這一年,大家的方案都能夠得到試驗和投產。現在,還是遵循梅同志的意見,集中精力抓大小雙刺輥的改進,這是要往全國棉紡廠推廣的,不能懈怠。”

又和愛立道:“你的三刺輥方案,也要同步進行!不瞞你們說,我覺得這個方案很好,要是能試制出來,定然能在高速梳棉機研發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沈愛立點點頭,“好,主任,我會加快進度!”

她估摸著,可能不到年底,她就能回漢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