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頁)

沈青黛點頭,“行,我陪你過去,咱們現在就去。”說著,朝伊利喊道:“伊利,媽媽今天急著出門,你去把你的水壺裝點水,媽媽先送你去學校。”

小伊利忙應下,帶著軍綠色小水壺和小書包,跑了出來。

沈玉蘭愣了一下,“現在嗎?”

沈青黛點頭,“嗯,就現在,是死是活,咱們一次性弄個清楚。”沈青黛覺得,不弄個明白,她今天夜裏都睡不著覺。

想了想,還找了一把蘇瑞慶修補東西的小鐵錘,放在了帆布包裏。

兩個小時以後,倆人駐足在了四馬路167號門口,沈青黛上前敲門,很快就有人過來,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奶奶,問她們道:“同志,你們找誰?”

沈玉蘭問道:“嬸子,這是成叔家嗎?”

老太太一聽,就搖頭道:“找成問渠的嗎?你們來得太晚了些,早死了,有十來年了。”說著,就準備關門。

沈玉蘭心裏頓時涼了下來,想著今天是白跑一趟了。

沈青黛忙上前攔了一下,笑問道:“老人家,不知道您認不認識成大傑,我們是老朋友了,她和我哥都是從東北那邊過來的,我記得他叔叔以前住這,特地從漢城找過來的,沒想到他叔叔過世了,您知道他的消息嗎?”

老太太一聽,就笑道:“是我們東北的老鄉啊?大傑知道了肯定很高興,哎,也難為你們記性好,還能找過來,大傑是我女婿,今個上班還沒回來呢,這也快回來吃午飯了,你們要不進來坐坐,喝杯茶?”

沈青黛忙應下,籲了一口氣,笑道:“哎呦,真是成哥家啊,我們都擔心白跑一趟。老人家,家裏還有什麽人嗎?還是就您一個在家啊?”邊說著,一手拉著魂不守舍的姐姐就往屋裏去。

沈玉蘭沒想到,她以為死了的人,竟然這麽不費功夫地就找到了,在申城有一份工作,也成了家。

老太太笑道:“還有我女兒,在床上躺著呢!”

沈青黛熱絡地問道:“哎呀,嫂子是身體不舒服嗎?去醫院看了沒啊?”

提起這事,老太太就嘆氣道:“我女兒年輕的時候,是軍人,在前線受了傷,身體一直都沒好利索。也就是大傑不嫌棄,願意和她結婚,十年前就是連走路都不行,上廁所都要人扶著,最近天氣冷,又病倒在床上了。”

沈青黛微微笑道:“大傑真是仁義,嬸子,要是方便的話,您帶我們去看看嫂子吧!到底來一趟,也該去問候兩句。”

老太太笑道:“好,好,就是她屋裏藥味兒重,你們要是不嫌棄,就跟我進來,我家子秋以前是熱鬧的性格,就愛和人聊天,這兩年斷斷續續躺在床上,把她悶壞了,就盼著老朋友們來和她聊聊天。”

沈玉蘭忽然問道:“子秋?房子秋嗎?”

“是啊,這位女同志,你也認識我家子秋啊?”

認識,沈玉蘭怎麽會不認識,當初成大傑參加了申城這邊的東北抗日救亡團,裏面有一個比她們小好些的小姑娘,經常黏在成大傑後面,她為這事,還和成大傑拌過幾次嘴,成大傑說她心眼比針尖還小,他們這個團裏都是從東北流亡過來的,他們這一群人沒有了家,沒有了親人,視彼此為骨肉血親。

一再和她保證,只是將房子秋當親妹妹看。

沈玉蘭想到這裏,不由一陣冷笑,親妹妹,最後滾到了一張床上?

老太太說著,就帶人往裏屋去,推開一扇門,迎面就是一股熱流,夾雜著很重的中藥味兒,沈玉蘭的眼睛忽覺暗了一些,屋裏靠窗戶邊有一張床,一個瘦削的女人靠在床頭,頭發梳得整整齊齊的,身上是一件灰紫色的皮襖,雖有幾分病態,仍舊不失年輕時候的風韻。

房子秋手裏正拿著一本書,見到她們,輕輕笑道:“媽,是有客人來了嗎?”

“是,子秋,是大傑的老朋友,咱們東北那旮旯裏的,十多年沒見了,還能找到這兒來,你先陪兩位女同志聊聊,我去倒兩杯熱茶過來,今天還挺冷的,難為她們跑這許多路,漢城過來的呢!”

這間房子似乎常有客人來,擺著兩把椅子,房間中央還有一個小爐子,上面咕嚕著中藥,藥味就是從這裏散發出來的,房子秋招呼倆人坐,沈青黛覷眼打量了一下屋裏,比較簡陋,一張梳妝台,一個書架,上頭擺了好些小說,估計是女主人看著打發時間的。

倒真是好命,養病養了一一十年,諸事不用操心不說,還有時間和閑情看小說。

房子秋合了書本,一雙細長的眼睛很快就盯在沈玉蘭的臉上,有些失聲地問道:“是……是玉蘭姐姐嗎?”

沈玉蘭並不否認,笑道:“是,子秋妹妹,好久不見,想不到你們還活著。”

“軲轆”一聲,房子秋手裏的書掉在了床邊的腳踏上,她想不到,三十年了,沈玉蘭竟然還是找來了。在她以為,這一輩子都差不多安穩了的時候,沈玉蘭找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