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頁)

小伊利還惦記著手裏的梅條,和沈玉蘭道:“大姨,這是林家哥哥給我的,我分你兩根。”

沈愛立見小表弟從手帕裏分了兩根梅條出來,頓時一臉黑線,這家夥還真記得她的話。

沈玉蘭接過來嘗了一口,問伊利道:“是你林哥哥給的嗎?”

也不等伊利回答,就和林亞倫道:“是你媽媽做的吧?林大姐在閨中的時候,手藝就很好。”

“是,我媽媽也和我提起過沈伯母,說您年輕的時候很勇敢,很有俠義心腸,從護校放假回來,還給我姥姥和姥爺看病.推拿。沒想到愛立竟然是您的女兒,回頭我媽媽.姥姥知道了,肯定特別高興。”

聽到林亞倫提起他姥姥,沈玉蘭有些訝異,“哦?你姥姥還健在?身體好嗎?”

林亞倫笑道:“挺好的,現在跟著我爸媽住。我給愛立的幹絲,就是我姥姥做的。”

沈玉蘭忽覺眼裏湧出一點熱意,沒有想到老家的故人還在。當年她一意孤行逃婚離家以後,就再也沒見過賀家嬸子,心裏有時想起來,還覺得有些遺憾。

賀家嬸子很喜歡她,對她很好,只是當年父母沒有過問她的意見,就給她和賀之楨定下了一月以後的婚約,讓沈玉蘭很難接受。

況且,當時她聽隔壁的張姐姐說,賀之楨在外求學期間,自由戀愛處了個對象,那姑娘還找來她們那,張姐姐有一回上街還見過,說倆人感情好的很,賀之楨還給那姑娘買了根玉簪子。

連玉簪子的樣式,張姐姐都給她描述了出來。讓沈玉蘭都覺得,像她也親見了賀之楨給那姑娘買簪子一樣。

她想著賀之楨定然和她一樣,對這門親事是有意見的,那邊沒有提出退婚,估計是不好違背長輩的意願,她想了一夜,最終決定由自己來中止這場錯誤。

第一天就留了一封書信,離家出走了,先去了申城,後來碾轉和同學到了漢城,在這裏,認識了俊平的父親。

此時,就聽跟前長相肖似賀之楨的小同志道:“回頭,我和您討一張相片,給我姥姥寄去,看她能不能猜的出來是誰。”

沈玉蘭有些失笑,問道:“你舅舅還好嗎?先前我聽愛立說,你們幾個都還沒有對象,那可比不上你舅舅,你舅舅讀大學的時候,就把對象往老家帶了。”

林亞倫有些疑惑地撓了撓頭,笑道:“您記錯了吧?我媽媽說我像我舅舅,開竅晚,我舅舅大學畢業三四年,才談了個對象,就是我舅媽。我表弟也就比愛立大兩歲。”

沈玉蘭一怔,當年賀之楨沒有和那個找過來的姑娘結婚?

沈青黛站在樓上,聽他們聊了會兒,笑著喊道:“愛立,還不把人帶回來嗎?”

沈玉蘭這才想起來,還沒請人去家裏坐坐,忙招呼起來,一進沈家的門,林亞倫就把手頭的兩大兜東西遞了過來,“沈伯母,你可別嫌棄,都是我媽給我寄的特產,有些還是我姥姥做的,帶點給你們嘗嘗家鄉的味道。”

愛立才旁邊補充道:“亞倫說他以後周末,有空會過來蹭飯,媽你也別推,回頭做給他吃。”

沈玉蘭不贊同地看了眼女兒,和林亞倫笑道:“你看看愛立,可一點也不見外。”

林亞倫從善如流地道:“伯母,我和愛立是很好的朋友,她自然不能和我見外,可不得幫著我說話,不過她這話是真的,我真想著以後來您這多吃幾次飯呢!”

沈玉蘭不想,這孩子說的是真的,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這平時一個人住,也冷清的很,你要是有空就常來,這些東西我就收著了,回頭給你做地道的蘇菜。”

一直到晚飯後,沈愛立和小姨一起將林亞倫送出了院門,沈愛立才悄聲道:“小姨,我和林亞倫提了幾句,他高興得很,搞不好今天晚上就給他舅舅寫信去了。”

沈青黛點頭,“等我回申城了,我和你姨父,也去一趟賀家。這些年,賀之楨倒來看過我幾次,我先前沒往這上面想。”

等倆人進屋,沈玉蘭已經將碗筷收了起來,正接著水,準備清洗,見倆人回來,問妹妹道:“當年我走以後,賀之楨沒有娶那個姑娘嗎?張家姐姐不是說,那姑娘都追去了我們那,是賀家叔嬸沒同意嗎?”

沈青黛一愣,有些不明所以地問道:“姐,你說的是誰?”隨即,想起來了什麽一樣,忍不住輕輕開口問道:“姐,你就是聽了張伽語的話,所以才走的嗎?”

聲調裏卻隱隱帶著顫音。

她姐姐一輩子不幸的源頭,原來還有一部分外界的人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