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在年代文裏吃軟飯(十九) 三合一(第4/7頁)

他展開信紙仔細閱讀起來,慢慢的,眉頭越來越舒展,臉上甚至掛上了笑意。

這是一篇標準的敘事文,文章開頭就直接抓住了讀者的眼球。

“我和妻子正享用著今天的晚飯,甘甜香軟的紅薯,鮮靈的青菜粉絲湯,不速之客的到來打斷了我們的安寧,他是來通知我們參加全院大會的,我和妻子相視一眼,知道這將是一場針對我們的審判。”

很簡單的文字描述,沒有任何閱讀障礙。

但也就是這寥寥幾筆文字,卻把人的好奇心給抓住了。

這應該是一對很質樸的夫妻,再尋常不過的紅薯青菜都被他描述成了美味,一對簡單又懂得滿足的夫妻形象躍然紙上,這樣一對普通的小夫妻卻突然被要求開會,而且他們一早就知道了開會的目的,是為了對他們進行審判。

他們做了什麽?真的是他們做錯事了嗎?

但凡有點好奇心的,都會想要接著往下看這個院子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這兩個小夫妻又到底做了什麽,才會引起整個大院的不滿。

這是宋辰的第一篇投稿,他直接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潤色一番後寫成了文章。

主編接著往下看,終於明白了這場鬧劇的起因,原來是因為故事的主人公將自己在軋鋼廠的工作讓給了新婚的妻子,這才引發了大院長輩們的不滿。

剛看到鬧劇起因的時候,主編也忍不住質疑故事主人的用意,可隨著故事的緩緩展開,他的那點質疑就消失了,等到故事結束,看到最後點題的那句,男人和女人,區分的只有性別,從來都不是能力後,他更明白了,為什麽這篇文章是由婦聯單位遞交上來的。

雖然主席都說過女性是一支龐大的待發展的勞動力量,還要求從工廠到公社,都實行同工同酬,但在實際生活中,男女平等是很難做到的。

現在女工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可相對於男工的數量還是十分稀少,男主外,女主內,這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大家都習慣了男人賺錢養家,女人相夫教子的生活模式。

所以當故事主人公將工作讓給妻子,自己留在家裏洗衣做飯後才會引起軒然大波。

但在這個家庭裏,這確實是最好的模式。

男人身體不好,女人健壯有力,前者在工廠裏只能磨洋工,根本達不到最低的生產要求,可女人代替丈夫上班後,卻能因為自己的吃苦耐勞得到工友們的一致稱贊。

工作適配的不是性別,而是能力,這一點在這對夫妻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主編也是男人,雖然他依舊更認同這個社會男性才是主要生產力,可對這篇文章,他還真挑不出毛病來。

他覺得,在特殊的情況下,男女換一下彼此的分工也是合情合理的。

婦聯會推薦這篇文章,估計也是想要鼓勵那些有能力的婦女不要把自己禁錮在家庭裏,可以嘗試走出家庭,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宋辰……

主編將這篇文章作者的名字記在心裏,然後將這份稿件放在了左手側通過的那一堆文章之上。

*****

“真通過了!”

“誒呀小宋太厲害了,真給我們婦聯長臉了!咱們居然有文章要登在新都報上了,等報紙刊登後咱們多買幾份,每一個宣傳欄都得貼上!”

收到報社的回信,整個婦聯都喜氣洋洋的。

文章雖然是宋辰寫的,可到時候文章底下會寫上他們單位的名字,她們這些同事也跟著沾光啊。

婦聯的熱鬧隔壁街道辦公室的人也聽見了。

“沒想到宋辰居然真的會寫文章,我記得我們單位也訂了新都報吧,到時候看看他寫的怎麽樣。”

“看來以前真的是看走眼了,覺得宋辰不行,原來是人才沒有放對地方。”

“其實宋辰到底怎麽樣,我們以前也沒相處過啊,還不都是聽他們院子裏的人說的,特別是他們院兒裏的一大爺和二大爺,總說院子裏的小輩就數宋辰最不穩當,現在想想,可能是一大爺不行,你們還不知道吧,一大媽生病了,一大爺還……”

“啊,他們大院的一大爺是這樣的人!還真看不出來,你給我仔細說說!”

一群人湊一塊,一大爺被鞭屍次數+1。

******

“張三哥,李四哥。”

宋辰拿著東西來到軋鋼廠,今天保衛科輪值守門的師傅還是張三和李四,這倆人也算是宋辰的熟人了。

“宋辰,你小子今天怎麽來廠裏了?”

上次分別後張三和李四才知道,原來不是宋辰給他媳婦找了份軋鋼廠的工作,而是他把自己的工作讓給他媳婦了。

那段時間廠裏說啥的都有,大多都在批評宋辰,覺得這小子偷懶偷出新高度了。

嘿,人家幹脆不幹了!

也全靠宋辰襯托,趙梅子在廠裏的名聲更好了,大家慢慢覺得宋辰將工作讓給他媳婦是他此生做的最正確的決定,趙梅子確實比他更適合鉗工的工作,不會拖集體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