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種田新法(第2/3頁)

陳大娘原本打算攢上一年銀子,然後先給老大娶個媳婦的,不拘寡婦還是歲數大一些的姑娘,只要人好就成。結果就聽到了知府大人要嫁山妻的事,說實話,當時陳大娘就有些心動了,之所以一直拖著沒有開口,主要是擔心族裏人記恨,不敢帶這個頭,還有就是陳大娘一咬牙掛出去的兩畝地,暫時還沒賣出去。

至於為何要賣地,當然是賣了銀子娶兒媳用了。陳家一共十五畝水田,當初陳老頭生病時賣了五畝,剩下的十畝水田,原本陳大娘準備等自己百年之後,一個兒子分兩畝的。

可現下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她也管不了這麽多了,當即拿了兩畝去賣。

陳大娘可從沒想過一文錢不花就娶上兒媳,聘者為妻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再說,這樣做也可以避免兒媳婦將來被族裏人笑話成白撿。陳大娘準備給每個兒媳一兩銀子的聘金,而後剩下的那些,一部分用來拾篼家裏,把房子修一修,再添上些家具。最後再留些銀子擺成親酒席,用她的話說,娶兒媳就得有個娶兒媳的樣兒。

林遠秋並沒有猶豫,當即吩咐官媒婆去跟人家應下。

可以說,在聽到對方願意拿出銀子做聘金時,林遠秋就認可了。

不說旁的,人家明明在家境不好的情況下,卻還舍得花銀子娶媳婦,足以說明這家人懂得尊重人,人品是肯定沒的說的。

這樣的人家,嫁過去後,是絕對不會受欺負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多力量大。

在林遠秋看來,五個姑娘嫁到同一戶,若真碰上什麽事,就憑她們在巫山上共患難的姐妹情,肯定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或是相互幫襯的。

既然知府大人覺得不錯,媒婆自然喜氣洋洋地去張羅了。

都說女大三抱金磚,媒婆準備給陳家老大配一個三十一歲的姑娘,然後陳家老二配個二十九歲的,另外三個也盡量往匹配裏挑。

等盤算好了之後,媒婆先去府衙後院,吳氏和馮氏出的面,兩人把包括秀娥在內的五個姑娘喊了出來。

媒婆一看,當即就有了片刻的愣怔,原本她以為這些姑娘在巫山上待了好幾年,特別是年歲大的那幾個,定然是又黑又瘦的。可現下並非如此,除了看著有些瘦,一個個都清清爽爽,精神頭也是足足的。而那些一看就是新做的衣裳,穿在身上,讓她們生出了姑娘家本該有的嬌美。

官媒婆自然不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如今這些姑娘與剛來的那會兒,有了很大的區別。加之自開始學刺繡後,整個人在氣質上都有了改變,看著自然眼前一亮了。

回過神來的官媒婆也沒耽擱,很快把陳家以及陳家五兄弟的情況都說了一遍,隨後笑道,“今日過來,就是想先聽一聽幾位姑娘的意見,若是沒有問題,再與人約了相看的日子,可行?”

秀娥今年三十一,官媒婆給她說的正是陳家老大,知道兄弟幾個都是吃得起苦的,她就點了頭。

另外幾人看到秀娥姐應下後,當下也沒了猶豫。

再想到她們將來會成為妯娌,生活在同一個家裏,心裏有種莫名的安心。

既然女方都沒意見,官媒婆與吳氏和馮氏告辭後,就很快去找了陳大娘。聽到秀娥她們五個的情況後,陳大娘自是連連點頭,她還是那句話,只要姑娘人好就成。

五個兄弟自然不會安排在同一天相看,先是陳家老大和秀娥。

相看的地方就選在離府衙不遠的何記茶樓。

說實話,原本陳家老大聽到說給自己的姑娘如今已三十有一,他是沒抱什麽希望的。

可等看到跟在媒婆身後的姑娘時,陳家老大一時有些不敢相信。

只見對面之人,一身粉蘭色的交領襦裙,身材高挑纖細,皮膚說不上白皙,可也不黑。最主要是那雙杏眼,雖眼角有些許魚尾紋,可眼睛卻如盈盈的秋水,看著讓人心裏舒坦。

而秀娥,也偷偷打量著眼前之人,跟媒婆說的一樣,高大魁梧。從對方的濃眉大眼中,她看到了真誠。

陳土根五個兒子全部定下親事的事,很快在整個陳氏宗族傳揚了開來。

有當笑話說的,也有覺得陳大娘實在聰明的。你看,這一下子就把她家兒子娶不起媳婦的問題全給解決了。

可等知道人家居然都給了聘金後,又覺得陳大娘實在是傻,為了給聘禮竟然還賣了兩畝地,在他們看來,娶這樣的兒媳婦還用花銀子做啥。

陳大娘並未搭理這些長舌之人,而是和幾個兒子很快收拾起家裏來。賣了兩畝地怕啥,在她看來,有了兒媳婦日子過著才有盼頭。何況只要一家人齊心,想來用不了多久,家裏的地又會多起來的。

自陳家五兄弟定下親事後,來找官媒婆的人家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