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實施(第2/3頁)

林遠秋不得不佩服他爹的聰明腦子,今日跟著一起去定胡縣的可不止他爹一人,而包括他自己在內,也都沒想到這層上。

正如他爹所說,此時城裏可有好些被富戶們拋售的店鋪,這會兒去買下來正是最便宜的時候。

而等村民們都搬到城裏,人口多起來後,生意肯定就會好做起來,那麽這些店鋪的價錢也絕對會翻番,反正能掙銀錢是一定的。

想到這裏,林遠秋忍不住朝林三柱翹了一個大拇指,“爹,您可比兒子聰明多了。”

突然被兒子給誇了,林三柱的眼睛立馬樂成了一條線,“那是當然,不然爹哪生得出狗子你這樣聰慧的娃啊。”

“對了,還有你嶽父。”林三柱一拍腦袋,“爹現在就過去問問他,問他這次有沒有沒帶銀子過來,若是有的話,爹也讓你嶽父買鋪子去,要是沒有帶,咱們先拿了銀子給他。”

說罷,林三柱轉身就往外走,只不過沒走出去多遠,他又轉了回來,然後腦袋往屋裏一探,唬著臉道,“記得早些歇息!”

……

翌日,才吃過早飯,林遠秋就去了前衙。今天是派人到各村張貼告示的日子,他得早早把事情安排下去。

等到了前衙,林遠秋就看到,不止是嚴同知和賀通判,還有所有書吏和衙差,甚至馬夫、燈夫都過來了。

再看眾人的臉上,全都喜色滿面,這模樣,就跟接了天上掉落的餡餅似的。

特別是家住在鄉下的那些衙差,大搬遷的事都在肚裏消化兩日了,可這會兒看他們,依舊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嘿嘿,能不高興嘛,誰不想住在城裏,誰不想城裏有個宅子啊。

衙差們可以肯定,若不是知州大人再三叮囑要先保密,他們保證早就跑回家,把這天大的喜事告知爹娘妻兒,還有村裏人了。

永寧州治下共有六十八個村子,今日肯定不能全告知到位,林遠秋分了一小半到明日。

他也沒耽擱,很快把在場人員分成了二十三個小隊,每隊分別有一名書吏和兩名衙差。

隨後林遠秋給每小隊分配了兩個村子的任務,且還規定,張貼好告示之後,必須在一旁細心解答村民們的詢問。

最後,林遠秋吩咐,“記得知會村裏正一聲,讓他們下月初十來衙署一趟。”

至於讓裏正們過來做啥,當然是抓鬮分地塊了。

林遠秋已經打算好了,他準備從後日起,就把城裏空閑的地塊分片規劃起來,然後編上號,再由各村裏正代表自己村子抓鬮,屆時抓到哪塊就是哪塊。

等分好了地,接下來就讓各村自己安排人手給本村村民劃地基了。

而官府,只需派人在邊上監督就成。

衙差和書吏們很快就領到了他們要張貼的告示與戶型圖,然後興高采烈地出發了。

林遠秋也沒吝嗇,早在前日他就讓人去車行雇了馬車,再算上衙署本身就有的三輛,今日他們出行都挺方便的。

見人都走後,林遠秋和嚴同知,還有賀通判也上了馬車。今日他們幾人要去的,正是人口最多的攔石村,整個村子共有村民一千一百多。

作為永寧州的一把手,也是大搬遷決策的發起人,林遠秋自然有責任去現場了解村民們的真實想法,只有清楚了百姓們的心中所想,才能避免日後發生不必要的麻煩,也才能把大搬遷圓圓滿滿的做好。

所以他特地挑了人口最多的攔石村,想來博采眾長,自己定能從中吸取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才是。

今日一同跟著前往的,除了四名差役,還有就是林三柱林大柱他們一行七人。

攔石村這麽多的村民,待會兒肯定少不了要與他們細說搬遷細則的人,而不管是林大柱還是林二柱,或是林遠楓他們,早把告示內容熟記在心了。

想到這裏,林遠秋再次慶幸堂哥他們能跟著一起來了塞北,還有嶽父他們,否則就自己跟爹兩個,肯定忙轉不開。

攔石村在永寧州最南的位置,相對於別的村莊,它是離州城最遠的,馬車行駛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才到了地方。

衙差們今日特地帶了鑼。

於是,不管是在家閑著的,還是正在田間地頭幹著活的村民,很快就聽到村口處有“鐺鐺鐺”的敲鑼聲傳來。

聽慣了官府鑼聲的百姓,肯定知道這是官府有啥事通知了,忙匆匆跑了過來。

家離村口近的村民們自然先到,等看到來人裏面除了官差,還有好幾個穿著官服的大人站著時,紛紛跪地磕頭。

村民們一個個心裏納著悶,今日到底是啥事啊,怎麽連官老爺都親自過來了呢?

沒等眾人想個明白,就見兩名舉著告示的官差快步往村裏正家去了。

見狀,村民們很快都跟了過去。

等林遠秋他們到達那裏時,村民已是忍不住的議論開了。原來這村的何老六和其中一個敲鑼的衙差認識,所以剛剛他就湊上去打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