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2/3頁)

所以林遠秋認為,當務之急,自己還是快快把永寧州的經濟搞上去。

只要有了經濟,就不用再擔心會發不出軍餉,自然而然的,先前減少的兵衛數也很快能補了回來。

而林遠秋,方才之所以對嚴同知和賀通判這樣說,其實是有另外的目的在裏面。

眾所都知,通判雖在官階上不如知州,可他的存在,是專門對知州起監察作用的,而朝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

再有,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等聽斷之事,通判也有與知州一起簽施行文書的權利。

想到自己馬上要開動的大搬遷政策,林遠秋覺得,為了避免出現無謂的反對,這會兒他很有必要在氣勢上先壓嚴同知和賀通判一頭。

但凡官場中事,常常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而勝算的大小,看得自然是誰先占上風了。

不得不說,林遠秋方才的態度確實讓嚴同知和賀通判心驚不小。先不說林大人什麽來路,背後有哪些人撐腰,就沖他們兩人想安穩致仕的心思,想來日後,也不會過多幹預林遠秋的治州之策了。

……

此次去兵營,除了嶽父和兩個舅兄,林遠秋還帶上了十幾名衙役,再加上嚴同知和賀通判,一行將近二十人。

四輛馬車,行駛的速度不慢,很快就到了郊外兵營。

待看到依次排列的一排排的房舍和廂房,以及方便兵衛們訓練的校場時,一股油然而生的熟悉感讓鐘榮忍不住的興奮,丁憂到現在已過去將近五年,鐘榮實在太想念壁壘森嚴的軍營生活了。

一般兵營的選址都會在易守難攻的地勢上。林遠秋看到,營地的北面正是峭壁險峰。這樣的位置,絕對不用擔心會有敵軍從北面攻擊過來。

再看內營,除了兵衛們用於訓練和生活的場所,另還有兵器庫、糧倉,以及軍醫處等其他建築。

聽到知州大人過來,領頭的十來個佰夫長,很快把手下的兵衛們全集中到了練武的校場上。

近一千的兵衛,統一的穿著,看著氣勢倒是不小,想象若是再加上一倍的人數,這場景,可想而知有多壯觀了。

當所有兵衛都躬身與他這個知州大人行禮時,林遠秋終於明白,為何歷史上會有這麽多舍不得放棄兵權的人了,因為這眾心捧月的感覺實在不要太爽。

“食君祿,受君恩,望諸位與本官齊心一起,共同護衛好咱們永寧州的這番天地,以保百姓們安居樂業。本官今日留話於此,凡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者,自少不了給他的嘉獎,可知?”

“知曉了!”眾兵衛齊聲應答,一時間,校場上響徹了震耳欲聾的高亢聲。

接著,林遠秋便把鐘榮介紹給了大家,“這位是咱們營所新來的鐘指揮,日後凡營中事務,不論大小,全權交由他來安排!”

而此時,佇立在人前的鐘榮,正目視著眾兵衛,手上則握著一根五尺長的捍棒,這副精氣神十足模樣,看著威風凜凜的。

鐘榮道,“本指揮新來乍到,日後難免會有處事不盡意的地方,望諸位多多海涵與指正!”

沒等眾兵衛應聲,很快就從隊列中走出一人來,三十來歲的模樣,觀他身著的衣衫樣式,便知此人定不是普通兵衛。

只見這人朗聲道,“伍長李金山,想與鐘指揮切磋一下武藝,望鐘指揮不吝賜教。”

很快就有兵衛去牽了馬過來。

軍營當中,比試武藝是常有的事。這會兒聽到有新指揮過來時,自然少不得有與之切磋一番心思的人。說來,這也算是習武之人相互認識的方式吧,不過也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在裏頭。

鐘榮不以為意,今日他之所以帶了兵器過來,就知道會有這樣一遭。

等眾兵衛退至兩旁,騎上馬背上的他,很快就手持捍棒沖到校場中,而場中的李金山早已等不及了,看到鐘指揮策馬過來,他趕緊騎馬迎擊。待看到兩人距離不足一丈時,李金山便舉起木棒朝鐘榮打去。

沒等林遠秋倒吸一口涼氣,就看到自家嶽父右手勒馬躲過李金山的木棒,緊接著左手上的捍棒迅速朝對方的面門拍去。

李金山大驚失色,忙側頭躲避,豈知鐘榮醉翁之意不在酒,剛才只不過是虛晃一下。

等他快速轉過方向後,捍棒很快又打向李金山的後背,此時的李金山,已來不及躲開,很快被鐘榮擊落到了馬下。

看到這才幾個回合就把人給撂倒了,在場眾兵衛驚詫不已,呆愣過後,很快就發出興奮的高呼聲。

眾所都知李伍長使得一手好棍棒,且他與人比試時,還從未有被打輸的時候,可見今日的對手有多強勁了。

這邊李金山才從地上起身,突然又有人從兵衛中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