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作坊(第2/2頁)

所以,自己讓嶽父幫忙看顧著兵營,絕對是明智的做法。

說好了搬遷蓋房的事,接下來林遠秋又說起了自己的另一件打算。

“爺,奶,趁著此次村民們蓋房,孫兒想在城裏蓋兩間大作坊。”

老林頭詫異,“蓋大作坊做啥?”

在場其他人聽後也同樣不解,好好的蓋大作坊做什麽。

林三柱立馬就想到了柿餅上,“遠秋,你的意思是,咱們家蓋了作坊,好做吉祥如意餅的生意?”

聽三兒子這麽一問,吳氏和老林頭,倒是很快想起郊外到處可見的柿果林了。

林大柱和林二柱,還有林遠楓林遠松幾個也想起了這事。永寧州這邊的柿子樹可有不少,屆時定能做出許多的柿餅出來。

只不過做吉祥如意餅,最多兩個來月的活計,沒必要一口氣蓋兩間作坊出來吧?

難道遠秋(五弟)這是準備把家中繡品買賣也做起來?

想到這裏,屋裏幾人頓時眼睛一亮,這樣他們不就跟在京城時一樣,家裏又有掙銀錢的營生了。

在場最納悶的,恐怕就是鐘榮、鐘錦安,還有鐘錦華了。吉祥如意餅他們是吃過的。每次送年禮時,林家都會拿了過來,鐘榮還記得那軟糯香甜的味道呢。

至於吉祥如意餅具體是怎樣做成的,鐘榮父子三人並不知曉。只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最主要的是,哪有地方官在自己轄地明目張膽開作坊掙銀子的啊。

這要是被人知曉了,被參上一本是肯定的。

老林頭和林三柱他們,倒是沒想到這上頭上去。此時他們心裏不解的是,為何好好的,遠秋居然想起開作坊來了。

面對家裏人的疑惑,林遠秋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想法。

“爺,奶,孫兒讓村民們遷至城裏,除了想保他們不受山戎人的侵擾,還有就是想讓整個永寧州的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可好日子單靠幾戶人家做營生肯定不行,孫兒自然還得想法子讓他們有事做,讓大家都能掙上銀子養家糊口。而咱們家開了作坊,正好可以讓百姓們來作坊幹活掙工錢了。”

雖不知道最後效果如何,可總要試一試才能知道。

至於賣吉祥如意餅,以及繡品的收入,自然都算林家的。

話說,那種“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缺德事,林遠秋肯定不會去做。

可林遠秋也不會高尚到把掙得的銀子傻傻奉獻出去,自己一家老小幾十口人,外加幾十個下人,又不是靠空氣活著的,當然需要銀子養家了。

不過林遠秋已經想好了,若是作坊盈利不錯的話,到時他肯定會拿出一部分銀子為百姓們謀福利的,比如在城裏蓋上幾所學堂,再請上夫子,好讓城裏的孩子都有免費的書可念。

“遠秋,開作坊的事若被……”

鐘榮並未把話說完,只用手指了指上頭,意思不言而喻。

林遠秋搖頭,“這倒是無妨,屆時作坊就以家中女眷嫁妝的名義開辦,且一切手續咱們都按正規的來,包括購買地基的銀兩,咱都一文不差的算給衙門。”

朝廷雖規定不許官員經商,可官員家眷的嫁妝鋪子或是作坊,都是被允許的。京城就有好多這樣的嫁妝鋪子,至於到底是不是真的嫁妝鋪子,大家可都是心知肚明的,想來這事聖上也應該知曉才對,不然單靠官員的俸祿,怎可能養活一大家子。

林遠秋覺得,只要自家照著規矩,不漏繳稅賦,不做欺行霸市之事,就不存在讓旁人指摘的地方,自然也就沒什麽問題了。

聽到會以家中女眷的名義開辦作坊,鐘榮便放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