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搬遷(第2/3頁)

四合院離這邊也就百十米的距離,很快鐘榮就和鐘錦安、鐘錦華過來了。

這會兒的父子三人,看著格外的精神煥發,眼裏更是有著滿滿的躍躍欲試。

林遠秋自然知道,嶽父與兩個舅子為何會這般興奮。

因為今日下午,他與嶽父說了明日要去城郊兵營的事。

早在從京城過來的路上,林遠秋就與嶽父大致說了日後兵營的安排。

自己雖掌著兩千多的兵衛,可營中的許多事務,林遠秋肯定需要嶽父幫他熟悉。

地方兵營與軍營不同,並不設校尉、都尉這些軍官職務,有的只是伍長、佰長這些兵頭。

作為知州,林遠秋是有權利派人去管理營中事務的。既然已接手了兵權,他自然不希望只掌著表面。

所以林遠秋決定,就讓嶽父和兩個舅兄幫自己看顧著營中事務。

並不是林遠秋有多看重自己的權利,而是在這邊塞地帶,兵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在起沖突時,能保一方安寧的存在。

而鐘榮,當初十幾年的營中生涯,早已成了他生活中的習慣。

原本鐘榮以為,這輩子自己再沒了與兵衛們打交道的可能,沒想到女婿又給了他這樣的機會,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

言歸正傳。

待嶽父和舅兄們坐定,林遠秋便沒耽擱,直接說起大搬遷的方案來。

對於這種前所未聞的做法,不管是老林頭林大柱他們,或是鐘家父子三人,聽過之後,一時都難回過神。

那什麽,把永寧州下轄村子的村民全部移至城裏,還有給他們建造統一的住宅安置,這這這不是鬧著玩嗎。

老林頭忍不住開口,作為在地裏刨食了大半輩子的他,實在太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了。

“遠秋啊,若咱們把村民們都遷到了城裏,那他們的地怎麽辦,沒了地村民們怎麽糊口啊。對了,還有他們的房子,就這樣丟下全都不要啦?”

老林頭還沒說的是,這樣丟地丟房子的舉家搬遷,不就跟逃難差不多了嗎,誰會樂意啊。

林大柱一聽老爹說的,正是自己心裏想的,也忍不住說道,“雖說鄉下人十之八九都說城裏好,也都盼著能住到城裏,可要他們把田和房子都丟下,想來沒一個人會願意,沒了地一家老小吃啥,依大伯看,這搬遷的事,怕是沒那麽容易辦成。”

“對對對,沒了田地村民們吃啥,這件事二伯也覺得難辦成。”林二柱也是一樣的看法。

至於林遠楓和林遠松,還有林遠槐林遠柏,自然也覺得爺跟爹(大伯、二叔)說的有理。這會兒幾人也是弄不明白,向來聰慧過人的五弟,怎麽會想出這麽一個差主意來呢。

鐘榮也跟著點頭,包括鐘錦安和鐘錦華兩兄弟。

他們雖不懂農事,也猜不透農家人的心思。可以己度人,要是誰讓他們丟下田地和房子,就這樣背井離鄉的搬家,他們肯定也不幹。住到城裏又怎樣,若沒有穩當的養家糊口本事,那麽全家就等著挨餓了。

所以,女婿此舉,會招來百姓們的非議是絕對的。

林遠秋看向一直沒吭聲的林三柱,笑著問道,“爹,兒子的打算,您是怎麽看的?”

還能怎麽看的,當然是餿主意一個了。

不過林三柱知道,自家狗子又不是傻子,會連這麽明顯的弊端都察覺不出來,所以,此搬遷必定不是他們以為的搬遷。

也所以林三柱只有一句話,“爹相信遠秋不是糊塗之人!”

這句話,聽的林遠秋心裏暖暖的,他爹還是一如既往地對他無條件信任啊。

對於老林頭說的這些,林遠秋早有考慮,再說糧食可是主要的稅賦,他怎麽可能讓村民們放棄種田呢。

“爺,孫兒讓村民們搬遷,並不會讓他們失了田地和房子,平日村民們依舊可以在村子裏住,種田種菜並不耽擱。孫兒的做法是讓他們在城裏多一個住處,這樣等農閑時,或者家中有打算在城裏做營生的,就可以住到這邊來,特別到了冬日,村民們都住到城裏,還可以躲開山戎人的作惡。”

林遠秋相信,只要村民們有了城裏的住處,就會生出在城裏謀些營生的想法,何況林遠秋心裏還有後續的打算呢。

聽林遠秋這麽一解釋,尤其是躲開山戎人搶糧這一條,讓屋裏眾人都忍不住連連點頭稱贊,這主意好啊,在來之前,他們最記掛的,不正是山戎人時常去百姓家搶糧的事嗎,如今有了這樣的好主意,一下子就把難題給解決了,想來村民們都該高興壞了才是,這要是還不願意,那就是傻的沒邊了。

林三柱卻想到了旁的,他摸了摸胸口乎乎的地方,“遠秋啊,那給村民們建造房子的銀錢從哪裏來啊?”

這臭小子,不會已打上這筆銀子的主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