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四寶齋攢畫(第2/3頁)

可不就是吃了蜜嘛,今年墨林軒可是掙了不少銀子呢。

吳氏是怎麽都想不明白,就這麽簡簡單單的花樣,居然會有這麽多人喜歡。

還有林記,單是這個臘月,就賣了一百多兩銀子。

想不到鋪子裏的腌雞肉比腌兔肉還要暢銷。

說起來,還多虧了小孫子的好秘方,他們家加了甘草的腌雞肉和腌兔肉,旁人再怎樣學著做,都出不了鹹中帶甜的好味道來。

對了,吳氏一拍腦袋,自己差點把給每房發銀子的事忘了。

想到就做,吳氏也不耽擱,起身就去了自己房裏,而後,捧了一只木匣子就過來了。

一年才給上一回,吳氏也不小氣,何況這些銀子本就是大家辛苦掙來的。

於是,等頭一個打開紅封的周氏,看到裏頭居然是一張六十兩的銀票後,嘴角立馬咧到了耳朵根。

劉氏和馮氏的紅封裏面,也是六十兩銀票一張。而像高翠幾個,正好是她們婆婆的一半,每人三十兩。對於常幫著做繡品的春燕和春草,吳氏也沒落下,一人給了十兩。

看到太祖母給祖母還有娘親發了紅包,小娃兒們哪裏還管燈籠不燈籠的,都一窩蜂的往吳氏身邊擠,嘴裏更是“太祖母太祖母”的叫個不停。

吳氏樂得見牙不見眼,當即豪氣的一把打開木匣子,然後給曾孫、曾孫女發起壓歲錢來。

這一回,吳氏可是打了十兩銀子的銀花生、銀如意呢,給娃兒們當壓歲錢盡夠了。

……

日子如流水,感覺才過了上元節,就很快來到了三月。

等到了月底的時候,王文昌和春草就收拾了行李,他倆準備帶著元兒回周善縣去了。

雖離著鄉試還有五個來月的時間,可京城與周善縣相隔千裏,早一些啟程,屆時才不會倉促。

王文昌拱手,朝林遠秋躬身道,“多謝舅兄悉心教導。”

這句謝,王文昌是發自內心的。且在他的心裏,舅兄於他,已與師生無異了。

鐘鈺柔往春草手裏塞了一個荷包,“這是你哥給你的。”

“多謝哥哥嫂嫂。”春草眼裏滾著淚花,一副馬上就要開哭的模樣。

鐘鈺柔知道小姑子這是舍不得與家人分開呢,忙笑著安撫,“有啥可哭的,等姑爺中了舉,不是馬上又能過來京城了,明年還要參加春闈呢。”

原本心裏不舍的馮氏,在聽到兒媳婦的話後,忍不住連連點頭,“對對對,等文昌考過了鄉試,你們三個可不又得回京城來了嗎。”

春草一聽,發覺確實如此,於是心裏的難過便少了許多。

只不過等她上了船,看到嫂子給的荷包裏居然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後,春草忍不住捂嘴哭了起來。

打小哥哥就寵著自己跟姐姐,而如今她已是當娘的人了,可哥哥的寵愛並未減弱半分。

春草心想,自己上輩子定是修了大德,才會讓老天爺派了一個這麽好的哥哥給她。

……

雖已遞交了外放折子,可林遠秋並未像其他

人那樣,心思已不在當值上了。

有始有終,切記不可東山望著南山高,便是林遠秋對自己的做事時的態度要求。

林遠秋已經想好了,他準備在外放之前,一定得把自己手頭上的這套紀傳史修編完成。

與此同時,林遠秋也增加了每月賣畫的數量。為了避免被人鉆了空子,等到了地方上後,林遠秋就準備暫停了賣畫的事。

是以,在此之前,他得盡量多賣些畫作,好多存一些銀子在口袋。

反正林遠秋還是那句話,手裏有糧,心裏不慌。

林三柱自然明白兒子的意思,對於多攢銀子的事,他肯定是舉雙手支持的。

都說窮家富路,在林三柱看來,出門在外,若沒銀子傍身,那麽就會束手束腳的耽誤了事兒。

……

四寶齋裏。

待朱掌櫃看到此次拿過來的畫作,居然比先前要多上好幾倍後,一時還有些呆愣。他記得之前兩家可是特地定了每個月的數量的,怎麽這會兒卻送了這麽多過來?

只是沒等朱掌櫃問出心中的疑惑,林三柱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讓朱掌櫃仿佛掉到了冰窟窿裏。

啥叫等到了明年就不再送畫過來了,這這這話也太嚇人了吧。

這幾年,因著桃源山人的這些畫作,他們四寶齋說是掙得盆滿缽滿都不為過。要是突然沒了這宗生意,哎呦,朱掌櫃簡直都不敢去多想。

對方的失落,看在林三柱眼裏,就等於是自家狗子的非常吃香了。

所以當事人的爹,林三柱此刻心中的自豪,好比那護城河水,滿滿當當的從來不會有幹涸的時候。

不過對方再是不舍也沒用,狗子明年就要離開京城了,肯定是供不了畫的。

想了想,林三柱笑道,“雖明年不再送畫過來,可離著那個時候還有十來個月呢。以現下送過來的數量,掌櫃你大可以把畫存下一大半,如此,等明、後年再拿出來,就不會有空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