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榮歸(第4/5頁)

就像林三柱預料的那樣,這麽好的女婿打著燈籠都難找。所以鐘家很快就應了下來,只是現下還在孝中,定親之事只能日後再辦。

林三柱點頭,理當如此。

回家後便把親事說定的事告訴了兒子,也說了等出了孝才定親。

林遠秋想了想,沒過一會兒就出了門,而後直接去了文錦街的翠玉軒。

等再回到家時,懷裏便多了一對玲瓏剔透的玉鐲。

林遠秋原本想買翠玉的,可那價錢自己兜裏帶著的銀票可不夠,最後他選了一對和田玉的,玉質看著也挺不錯。

林遠秋打開紫檀木匣,“爹,您讓周叔把這對鐲子送去鐘家,就當咱們這邊給的信物。”

林三柱接過,心裏想著,自家狗子對鐘家姑娘怕是喜歡的。

……

又過了一日,林遠秋依約去了唐府,等他到時,已有好幾位同年在等著了,顧平也在。

都是同榜進士,大家很快就說到了一塊兒。

再過了一會兒,林遠秋看到丁德進也過來了,一身月白色圓領長袍,手執折扇,看著倒是風流倜儻。

許是得了家中同為朝廷命官的父親“傳授”,今日的丁德進看著少了傲氣多了謙遜,與大家一一打過招呼,包括林遠秋在內,而後才找凳子坐下。

與瓊林宴上滿是得意的眼神成了鮮明的對比。

祖父大理寺卿,父親已從幾年前的慶州知府,升到了吏部。是以在瓊林宴上,丁德進自然多了許多與他慈愛說話的長輩,再看到林遠秋坐在位置上沒人搭理,丁德進可不就洋洋得意起來了嘛。

果然祖父和父親說的沒錯,官場中還是人脈最重要。

林遠秋可以肯定,這小子瓊林宴那晚回去後,肯定挨了他爹的罵,不然這會兒也不會突然來個態度大轉變了。

唐大人把眾人請到花園書亭中,接著讓小廝快去書房,把書桌上的畫拿過來。

小廝動作迅速,很快拿著畫過了來,而後依照吩咐,打開掛至亭檐的菱格上。

唐進摸了摸胡須,笑道,“此畫乃老夫近日偶得,你們過來看看這畫功,是不是從未見過,老夫也是頭一次看到如此大寫意的山水圖,你們看,寥寥幾筆,以形寫神,簡潔而不失通透,好畫功啊。只可惜畫上未提應景詩句,我看不如這樣,今日咱們就以畫中景為題,各作詩一首如何?”

林遠秋覺得這畫有些眼熟,待上前仔細一瞧,好嘛,這不是自己最早畫的寫意山水嗎?

之所以知道是最早的那些,是因為這畫上頭還沒有落款名章呢。

都是從幾千人中脫穎而出的進士,寫詩作賦自然不在話下,很快一人一首詩就寫了出來。

待聚會快散時,唐大人就開始一一喊人進書房說話了。

不多會兒林遠秋也被喊了進去。

唐進先起頭聊了易經中的臨卦,而後切入主題,“林修撰可有婚配?”

林遠秋有些靦腆,“稟大人,家中父母已給下官說了親事。”

已說了親事?

唐進呆愣,才不久自己問秦大人時,不是還沒說下親事嗎?

怎麽這麽快就定下了。

他看向林遠秋,見對方臉上除了定下親事的喜悅,沒有半點說謊的地方。

原本唐進以為秦遇之所以婉拒,這是留著得意弟子的親事,準備好好攀一門姻緣。

現下看來,倒是自己想當然了。林修撰的親事,秦大人確實交由他爹娘操心了。

……

館選結束。

此次只考出十二位翰林院庶吉士,其余未入選的進士,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被任命為主事、中書、知縣等等官職。

林遠秋的休假手續,與其他人一起,掌院學士很快都批了下來。根據回鄉路程的長短,林遠秋的假期為兩個半月。

他們當中,時間最長的是顧平,有三個月。

和準假條一起的,是免費乘官船的文書。有了這個,此次回鄉祭祖,不管是坐船還是馬車,自己都不用花一文銅錢。

這也是朝廷給他們這些新科進士的福利了。

……

南鑼鼓巷。

回鄉的行李已經收拾好,而朱掌櫃那裏,林三柱也把林遠秋這段時間畫的畫都送了過去。

這會兒父子倆正在說著明日啟程的事。

“遠秋,爹想到藥店買顆參回去。”

見兒子有些不解,林三柱便解釋道,“你爺你奶年歲大了,爹擔心他們吃不消這麽遠的路。若買了人參,等咱們一到家,就切了燉給你爺奶吃,這樣補上了精力,再過來京城時,就不怕會沒了力氣去。”

林遠秋忍不住點頭,“還是爹您想的周到。”

可不就是周到嘛,原本林遠秋就有些擔心這個。雖爺奶的身子骨一直都很硬朗,可二老還從未坐過船呢,加之水路又長,他怎可能不擔憂。

想到了就做,很快父子倆就出門直往藥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