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湊巧(第3/3頁)

不過人家救了婉清的事,他們家該有的感謝肯定是不能少的。林三柱準備過幾日就讓女婿帶他去鐘家一趟。

因著被拐的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婉清都窩在房裏不怎麽敢出門。

不得不說,林遠楓照顧孩子是真的耐心,加之脾氣又好,很快就把孩子從懼怕中拉了回來。

之後,林遠楓又帶著女兒去莊子上住了一陣子。日日有小丫作伴,再加上莊子上可有不少的兔子養著,每日拔草喂兔,小娃兒哪有時間去想旁的,就這樣,婉清又活潑了起來。

……

五月正是石榴花開的時間。

當院子裏一朵朵紅艷似火的花朵掛滿枝頭時,屋宅的修繕已進入到尾聲。

離開家這麽久,林遠楓自然盼著回家了,特別是林婉清,她已經有好久沒看到娘親和弟弟妹妹們了。

至於林三柱,倒沒有這樣的想法。對他來說,只要跟狗子待在一塊兒,住哪裏都成。

只不過家裏還做著繡品的生意,他自然不能一直離家在外。

何況,這次他還得把兒子畫的書簽花樣拿回去。不然家裏繡品的花樣,就要接不上趟了。

是以,等這邊宅院全都修繕完畢後,林三柱和林遠楓,以及婉清,三人就離開了京城,回家去了。

送走了爹和堂哥他們,林遠秋又紮進了書堆裏。

離春闈只有轉瞬即逝的半年多時間,說是近在眼前都不為過。

這些時日,國子監的眾學子在學業上都加倍用著心,各堂助教也多了好些文章上的講解。

想來大家都不願辜負這三年的光陰。

比起其他學生,他們這些有老師的,平日裏要做的題目和文章自然會更多一些。

自上個月開始,秦遇就著重了制策,常會從晦澀難懂的易經中,讓林遠秋和周子旭論述出一篇策文來。

會試跟鄉試一樣,更注重實踐應用,考的內容,大多是考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公文的寫作能力。畢竟考過了會試就是殿試,等中了進士之後就步入官場了,而對一個稱職的官員來說,這些能力都是必備的。

說實話,對於自己的兩個弟子,秦遇心裏一直都有著自己的判斷。

他覺得,此次會試,若真要分出個勝算,那絕對是遠秋更大一些。子旭記性是好沒錯,可對事物的見解上,就不如遠秋來得精辟和獨到。

其實,秦遇一直都很納悶,自己這個還未弱冠的弟子,怎麽每次分析起事物來,都像經多見廣、飽經世故的媼翁一般,見解透辟,每次都能洞悉其內在的本質和規律。

實在想不通後,最後秦遇只能歸類到家境上的原因,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想來洞察力比旁人更敏銳也屬正常。

到了十月的時候,王文昌來信告知了鄉試落榜的事。並說此次鄉試他雖落榜,可收獲著實不少。

觀他信上的語氣,林遠秋覺得這持之以恒的心態倒是難能可貴的。

今年除夕,林遠秋是在京城過的。因著是在新宅子裏過的第一個年,所以林遠秋寫了好些春聯和門對,把整間宅子烘托的喜氣洋洋的。

周子旭也過來了這邊,再有一個多月便是春闈,他自然也沒有回鄉。

等林三柱趕到京城時,已是正月二十九,離春闈開考正好還有十日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