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賣畫(一)(第2/2頁)

還有菩薩畫像,林遠秋準備這幾日也畫上幾張,到時再跟山水畫一起拿到店鋪裏去問問。

雖讀書重要,可掙銀錢的事也是耽擱不得的。

……

三月初一,正是會試放榜的日子。

書硯跟著自家公子幾年,也是學了幾個字的,雖不多,可周子旭這三個字還是認識的。

只是等書硯回來時,臉上並無喜色,因為他把榜單從頭到尾看了好幾遍,都沒找到自家公子的名字。

周子旭落榜了,陳玉堂他們也是。

等貢院門口不再人擠人時,幾個人又親自去確認了一趟,結果還是一樣,這次會試,他們五人,沒有一人上了榜單。

雖有些失望,可又覺得沒中也合乎情理,若科舉真這麽容易,也不會有這麽多為其奉上大半生心力之人了。

榜單既已出,接下來便到了周興和林三柱返鄉的時候。

只是初五這日,周興領著周子旭出門了一趟,看兩人特地精心收拾了一番,想必是去會重要之人去了。

果然,等周子旭回來時,便說了此事,他與林遠秋交好,再說這事也沒啥可隱瞞的。

“是高祖父故交之孫,如今在工部任侍郎一職。”

“原本祖父的意思,是準備讓我們一到京城之後就上門拜訪人家的,可父親想等我考了會試再說。”

周子旭明白父親的意思,這是想著若是這次自己考中了,高祖父留下來的帖子就不必再往人家府裏遞了,畢竟有求於人並不是件輕松的事,何況還是這隔了好幾輩的關系。

就像今日,周子旭從未見過父親說話有這樣拘謹的時候,當時他的心裏真不是滋味。

“呂世伯是戊戌年的二甲進士,祖父是想他能在學識上指點我一二。”

想到對方讓自己有空就拿文章過去給他看時,周子旭原本低落的情緒又稍許高漲了些。

“林兄,到時我把呂世伯的指點也說與你聽哈。”

周子旭還想著兩人曾經說過的若誰拜到老師,誰就要把所學教與另一個人的話。

雖呂世伯沒收他做學生,可這並不妨礙自己把所得學識與林兄同享。

聽到周子旭的話,林遠秋心裏要說不感動那肯定是假的。

普通人讀書不易,看周子旭方才的面色,足見今日的呂府之行並不讓他歡喜。可人家卻準備把得來的見解和學識都告知與他,怎能不讓他感動。

看到林遠秋眼裏的感謝之意,周子旭作勢抖了抖身上的雞皮疙瘩,道:“咱們先前可就說好了的,往後林兄若得了教導之語,也得不吝相告才成。”

林遠秋自然知道周子旭是故意這樣說的,不然他一個在京城舉目無親的農家子,除了國子監裏的助教,哪來在學問上點撥他的人。

林三柱回去的那日,林遠秋把余下的防暈船藥丸都給了他。

雖基本確定他爹不會暈船,可凡事都有一個萬一,再說周叔肯定會用到。

把兒子留在千裏之外,當爹的哪能放心,好在兩個孩子有個伴,倒可以相互照應,這讓林三柱和周興心裏稍稍安心了些。

……

比起在府學,國子監這邊的君子六藝要正規了許多,像府學那種“禦”和“射”必須搭在一起學的做法,這邊並沒有,而且這裏也沒有一個學生只能選擇兩門藝學的規定。

這讓林遠秋開心了不少,很快去齋長那兒報了自己最喜歡的“書”,至於“禦”和“射”林遠秋也沒落下,既然之前已經學了,總要精益求精才行。

與林遠秋不同的是,周子旭沒再繼續騎射,而是報了“樂”和“書”,接著又去琴坊買了一把七弦桐木琴,這架勢,可見是準備好好學上一場了。

等畫好三張菩薩畫像後,趁著下午半日的自行安排時間,林遠秋背著那只八十文的簡易版書箱出了門。

那日陪著爹逛街時,林遠秋就大致熟悉了一下地形,京城大大小小街道足有二十多條,酒樓、客棧、布莊、糧鋪……賣啥的都有。

至於哪條街上有賣筆墨紙硯的書肆,林遠秋也與路人問了一個明白。

古代書畫不分家,想來那廟前街上肯定也有書畫鋪子開著才對。

只是還未到廟前街呢,林遠秋就看到,在賣古董字畫的慶毓街上,有好幾家賣書畫的鋪子開著。至於為何知道會是書畫鋪子,這不,那掛在門頭上的牌匾上寫著呢。

林遠秋看了看離著自己不遠的那家名為“四寶齋”的畫店,從他這邊看過去,店鋪墻上掛著的幾幅卷軸,不論從紙張白度,還是色彩艷麗上,都能瞧出是跟古畫沒丁點關系的新畫作來著。

這樣想著,林遠秋沒再往前,而是轉身朝“四寶齋”走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