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貢監(第3/3頁)

王氏很想說的是,不說遠的,就拿他們家來說,在子旭考中秀才的那會兒,公爹就說了往後子旭的親事全由他來張羅。

王氏是知道公爹意思的,這是想給子旭相一門好親事呢。

至於什麽才算好,自然是於周家有利的了。

其實王氏也能理解公爹的想法,畢竟公爹也是跟著祖父在京城過了三十來年富貴日子的,心裏自然想著怎樣才能讓周家再復當年的榮光了。

而王氏自己,肯定不會反對。話說,這世上誰不巴望自家孩子能結一門好親啊。

不對,王氏搖頭,他家夫君不認同呢,不過就算再不贊成那也沒用,有孝道壓著呢。

而周興,在聽到妻子說妹夫是個八品小武官後,立馬不服氣了起來,“妹夫哪裏差了,鐘府是個啥情況你又不是不知曉,這樣的人家若都算差的話,旁人就不用活了。”

王氏也不與夫君比誰嗓門大,只耐心說道,“我的確知道啊,可鐘府再是好,也早把妹夫分出去了。不說旁的,當年跟妹夫一樣被分出去的庶子可有五、六個呢,你看這麽些年過去了,有哪個再跟鐘府攀回親去的,不還一直都是各過各的,要我說,那鐘老頭也夠缺德的,既然這麽不待見庶子庶女,生這麽多出來做啥!”

說來,也是當年祖父糊塗,居然給小姑找了這麽一門親事。還好鐘榮是個好的,不然蕓娘可有罪受了。

被妻子一說,周興也沒了脾氣,就像她說的,妹夫和鐘府早已是不相幹的兩家人了。

想了想,周興叮囑道,“鈺柔的親事,你幫她多留意著些,人品盡量往好了挑。”

王氏翻了一個白眼,“急啥啊,你不會忘記外甥女才十三歲的年紀吧,我看還是再過兩年,等鈺柔及笄了再說也不遲。”

周興夫妻倆的這番對話,林遠秋自是不知曉的。

此時的他,在洗漱過後,就躺到了床上,坐了大半日顛簸的馬車,他早就有些累了,不過這會兒林遠秋並沒有閉眼就睡,而是想著國子監的事來。

這樣好的機會,林遠秋肯定不會放棄的,畢竟國子監可是本朝的最高學府了。

最主要的是,國子監裏有進士身份的講學博士,這對他們這些沒有名師教學的學生來說,可謂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

所以自己一定得把握好了。

……

第二日,上好了經義課,韓教諭果然把林遠秋喊到了教舍,與其他幾位教諭一起說了貢監生的事。

並告知若是可行的話,不日府學就會把貢監名單報過去,這樣等明年元月十六,他們便可直接去國子監報到。

林遠秋點頭應下,而後拱手向在場幾位教諭行了一個標準的學子禮,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意。

今日的中飯,林遠秋並未在府學吃,而是匆忙去了林三柱他們住著的客棧,想著最好爹還沒回去,這樣自己就可以把去國子監念書的事與他說一說了。

可等林遠秋過去時,掌櫃告知,幾位客人早在辰時就結算房錢離開了。

看來只能等下個月回去時,再和家裏說了,反正去國子監也是年後的事,倒也不心急的。

既然已經出來,林遠秋準備去小胡掌櫃那兒一趟,兩個多月沒過去,想來有不少的訂單了吧。

林遠秋猜的沒錯,小胡掌櫃看到他過去後,臉上的笑怎麽都收不住。心道,這人一消失就是兩個多月,他還以為桃源山人又換地方謀生了呢,幸好幸好。

不對,小胡掌櫃心下搖頭,可不能再用“謀生”這一說法了,這幾年,不說他哥那裏,單從他這邊鋪子結算去的銀錢就有八、九百兩了。

有這麽些銀子掙著,哪能還叫謀生啊,應該說得上日子過的很愜意了吧。

說起來,這也是大家的作畫手法好,旁人想學都學不去呢,這不,如今客人過來定畫時,都是指了名要桃源山人的。

所以沒啥可眼紅的,相反,自己還得多感謝對方給鋪子裏帶來好些生意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