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秋闈(第2/4頁)

亥時正開龍門,考生們排起長隊陸續進場。

之後便是搜檢。

依舊和先前一樣,三名衙役搭配一個考生,其中兩個衙役搜查考籃,另一個則負責搜身。

其實只要配合好的話,速度也挺快的,可若是考生忸捏,那就得拖上一些時間了。

少數考生對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光的事很不好意思,所以會有些猶豫。

可搜檢差役哪有耐心跟你耗,肯定會催促動作快些。而衙役嗓門一大,自然引來了很多人的目光,於是那原本就不好意思的考生,這下更是拽著褲腰帶不願松手了。

沒辦法,人家不管怎樣都是有秀才身份的人,衙役也不好親自動手,只能讓他先站到一旁“調整”心態了。

下一個就輪到了林遠秋,他沒耽擱,把手裏的考籃遞過去後,就按搜檢衙役的要求,先屏去衣服和頭巾,而後“被發趨走”了起來。

所謂“被發趨走”,就是解開發髻,讓頭發披散開來,然後小步疾走。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有考生會把小抄藏到頭發裏。

出了搜檢處,林遠秋就跟著帶路兵衛往號舍走,等沿著“田”字排越走越西時,林遠秋心裏蹦出了“果然”兩個字來。

果然和自己預料的一樣,那茅廁和他的號舍只隔了一道墻。

算是十足的臭號了。

林遠秋看到,那給他帶路的兵衛離開時,眼裏似乎有著同情的目光。

既來之則安之,林遠秋也懶得再去多想。

不過,抱著僥幸,他還是拿著蠟燭先去了一趟隔壁,想著會不會有哪位好心人突然想出要給糞桶加上木蓋的主意。

可惜,並沒有,林遠秋看到,七、八只仰天糞桶一字排開靠墻放著。

想到幾日後它們的模樣,林遠秋就是一個激靈,忙快步回到自己的號舍,而後從考籃裏拿出錘子和釘子,開始掛起號帷來。

此時林遠秋心裏的期盼就是:不求絕對有效,只求稍微有作用就行。

為了不影響答卷做題,買號帷時,林遠秋特地選了顏色淡一些的布料,這樣就算把整個號舍門都擋住了,也不耽擱光線進來。

掛好布簾,林遠秋又拿抹布把兩塊隔板上的灰塵擦了,再往角落裏撒了防蟲藥粉,之後便吹滅了蠟燭,趴到木板上睡了起來。

再過三、四個時辰就要開始鄉試的第一場考試,自己得休息好了才行。

……

很快第一場題卷就發了下來,林遠秋把磨好墨的硯台再往邊上挪了挪,免得一不小心弄汙了卷子。

填好了自己的姓名籍貫後,林遠秋便翻看起試卷,這一場主要考經義和詩賦,其次就是律法和算術。

只是林遠秋驚喜的發現,相比起上次的經義題占大頭,這次明顯詩賦題要更多一些,居然有六題之多。這讓林遠秋興奮不已,詩賦題多好啊,他最喜歡寫詩了。

等把二十幾張試卷都檢查了一遍後,林遠秋便沒耽擱,提筆蘸墨,就在草稿紙上做起題來。

他得趁著現在還沒有臭味“襲擊”的時候,抓緊時間答題。

第一題是一首題為《詠梅》的詩,要求七言絕句。

林遠秋記得上次鄉試也考過詠梅的詩,也要求是七言絕句來著。

其實像這種寫梅的詩,看似尋常,可想寫得精彩卻不容易。

林遠秋甚至在心裏想,考官們之所以會把這道題擺在第一頁的第一道,就是為了一目了然考生們的文采吧。

梅,紅梅,林遠秋突然想起年前在自家山上看到的那幾株紅梅,在寒風中傲義凜然。

那是三哥特地為三嫂種下的,就因為三嫂娘家也有梅樹種著,也因為三嫂非常喜歡梅花。

真沒想到,小時候一門心思都在蟈蟈和鞭炮上的三哥,長大之後,居然如此的浪漫。

還有四哥,自從定下親事後,竟然開始學著寫信了,至於寫給誰,那肯定是未來的四嫂了。

不對,林遠秋一拍自己的腦袋,現下正在考鄉試呢,自己的思想怎麽開小差去了。

收回思緒,林遠秋開始斟酌,不一會兒,一首詠梅詩便躍然紙上。

而後修改潤色,注意押韻,等覺得還滿意之後,便謄抄到了答題卷上:冰枝玉骨棲此身,豈與桃李共芳塵。瓊柯傲妍冷疏蕊,霜花吟月嘯儒風。

許是第一首詩做的非常順利的緣故,接下來的幾道經義,林遠秋也沒被難住,都是四書五經上的章句,只要熟讀過的人,就不會有壓力,何況每次汪教諭講課時,林遠秋都是邊聽邊做筆記的。之後溫習時,再拿出筆記對照,自然就加深了記憶。

第一日,為了不浪費時間,林遠秋都是以點心充饑。因為他知道,到了明日,隔壁茅廁肯定就會有氣味出來了。

果然,經過三頓的積累,到了第二天早上,進隔壁茅房解手的考生開始絡繹不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