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回府學(第2/3頁)

說實話,若柿餅買賣做得好,不出一年,造房子的銀錢就全掙回來了。

不過,對於那間草棚子去留,林遠秋還是讓爺爺別給拆了。

畢竟像這種茅室蓬戶,庭草蕪徑,唯有書數卷的感覺,林遠秋還是挺喜歡的。

……

這次府學共有兩名秀才中了舉,分別是第三十二名和四十七名,另外還有一人列副榜第二。

上了副榜就有去京城國子監念書的資格,是以,那名學子沒過幾日就離開府學前往京城去了。

而中舉的兩位學子,比以往更用功了些,再過幾個月就是春闈,都說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接下來的會試他倆自然要去參試的。

對其他人來說,不管是那個去國子監的同窗,還是這兩個馬上就要參加春闈的同學,都是非常讓人羨慕的。

畢竟國子監中不乏大儒,若有幸能被收入門下,受益自然匪淺。

而兩位即將參加春闈的同窗,屆時不管中榜與否,能邁至舉人這步,已然超過他們太多了。

林遠秋沒啥想法,心裏羨慕是絕對的。不過他也知道,如若自己不在學習上多花上心思,那麽國子監還有春闈啥的,這輩子都將與他無緣。

說到花心思,這幾日林遠秋還真想了一個法子出來,那就是從自己所看到的闈墨和策文中,收集出有用的時政資料,然後分類記錄下來,如經濟與民事、軍事與外邦、用人與職官。

而後林遠秋又把它們分為許多小類,比如防洪、排澇、通航、灌溉,屯田等等等等。

最後林遠秋準備把它們都一一背誦進腦海裏,好讓這些時政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

雖不知這法子到底有沒有用,可不試試怎麽能知道呢。

吃了中飯,林遠秋去了一趟跑馬場,給鄭馬夫送了一包柿餅的同時,順便告訴他,從明早開始,自己又要開始練騎射了。

在貢院的九天,林遠秋看到有好多個考生因為體力不支,或是中暑暈厥,而放棄考試的事。

所以科舉考試,有個好的身體與有豐富的學識同樣重要。

等周子旭過來府學時,差不多十月中旬了。

讓林遠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這次除了周興陪著過來,一起跟來的還有一個小書童,名叫書硯。

周子旭悄聲告訴他,這書童是家裏特地買來侍候他的,否則爹娘可不放心讓他一人出門在外。

說是小書童,其實今年已有十二,只是外表看著格外瘦小而已。且像這種瘦小,一看就是饑餓所致,想來正是因為家中艱難,吃不飽飯,才會被賣的吧。

說實話,穿到這裏後,林遠秋才明白前世有多美好。

不像現在,雖太平盛世沒有戰火侵擾,可這裏的百姓們基本靠天吃飯,最怕的就是洪澇和幹旱,若不幸遇上幾回,等待他們的很可能就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了。

想到這裏,林遠秋不得不慶幸自己的好運,林家雖清苦,卻還不至於賣兒賣女。

若自己先前不小心穿到了一個被賣人的身上,那麽這輩子哪怕他有再大的本事,恐怕都翻不了身了。

周子旭果真如先前說的那樣報了六藝中的“射”和“禦”,且每天早晨也跟著林遠秋學起了騎射。

雖兩人的騎馬射箭很難有中靶的時候,可張弓搭箭的熱情卻未減少半分。

這次新進府學的秀才有十來個,不過報射箭的人依舊沒有多少。

不過等林遠秋……看到與自己一起練射箭的幾名學子,都在二十上下的年紀時,才立馬恍然,府學裏的秀才大半數都是三十往上的年紀呢,人家哪裏還會喜歡這種過於活躍的運動。

……

教諭們每日依舊給學生們上半天的課,剩下的半日,還和先前一樣,讓大家自行安排。

而林遠秋,則一改先前只一個人待在房裏畫畫或者看書的做法。

如今的他,時常會往同窗們聚集聊天的涼亭裏去,雖插不上話,可林遠秋的目的就是為了聽他們談天說地去的。也的確從中聽到了不少自己從未知曉的事,從而也證實了自己先前的認知,那就是有個好老師的重要性。

就比如這次的解元何志成,正是大儒方之瑾的得意門生,還有亞元,也是師出名門。

林遠秋能看出同窗們說起此事時的眼裏的羨慕和向往,他何嘗不是如此,可拜名師哪是那麽容易的事。

就拿如今府學裏的所有學子來說,除去七八個被府學教諭收到名下的外,其他人跟他一樣,都是學無常師之人。

……

這日,吃過中飯後,林遠秋和周子旭又和前幾日一樣,與同窗們聚到了涼亭裏。

才坐下來沒多久,兩人就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那就是十日之後,烏靜先生可能會來府學講課。

按照大家的猜測,此次烏靜先生來講學,若碰到合他心意的學子,說不定會當場收下做徒弟也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