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賀禮之事(第2/3頁)

女人對布料有著天生的難以抗拒,是以,在看到那一匹匹色彩鮮麗的料子後,家裏的女人們,不管是才七歲的春燕和春草兩姐妹,還是周氏妯娌三人,都是一個個笑容燦爛。

特別是吳氏,心想著,這麽多布料,不說給家裏每人做新衣了,就是幾個孫女往後的嫁妝,也都不用愁了。

而家裏收了好些賀禮的事,此時正跟著大伯在大姑家吃飯的林遠秋,自是一點都不知曉的。

許是埋頭讀書好幾年,考中秀才後想放飛一下自我的緣故。在知道大姑父有一手不錯的篾匠手藝後,林遠秋就想讓他給自己做個竹編的蝦籠來著。

前世小時候,在姥爺家時,林遠秋就用這樣的竹籠抓過不少的魚蝦,想到用面粉裹上油炸後的滋味,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試一試。

小高山村有一條一丈多寬的小溪流,離著自家那座山不遠,林遠秋準備到時候去試著捉一捉。

到底是做慣篾匠活的人,聽著林遠秋的描述,林大姑父很快就把蝦籠給做了出來,而蝦籠的圓筒底部,還有漏鬥狀的竹簾隔著,這樣等小魚小蝦遊進去後,想在出來,就基本沒有可能了。

自從知道小侄兒考中了秀才,今日過來是說免田稅的事後,林大妮的眼淚就沒停歇過。

想到自小侄兒考中童生後,公婆就對她另眼相待了不少,還有幾個妯娌,再也不似先前那樣,各種笑話自己娘家窮了。

而如今小侄兒又考上了秀才,並且還要讓她享免田稅的福,自己一個十幾年的外嫁女,沒想到娘家居然還想著她,怎能不讓林大妮感動呢。

林大姑父當然同意把家中的水田掛到嶽家名下了,這可是能省下好多糧食的好事,別人求都求不來呢。

與林大姑父已跟幾個兄弟分家不同,嫁在寺下村的林二姑還和公婆住在一起,不過周家就林二姑父一個兒子,也沒有分家的必要。

在聽到林二柱說了免田稅的事後,林二姑的公婆也沒多想,很快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這種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只有傻子才不答應呢。

還有,他們家可是積了大德了,才娶了一個這麽好的兒媳,平日裏持家不說,這不,親家有了好事,還都想著他們呢。

……

等林大柱和林二柱回到家時,都被眼前這滿滿當當的賀禮給驚呆了。

林遠秋也是吃驚,沒想到自己才出去半日,就有這麽多人往家裏送賀禮過來了。

此時此刻,林遠秋也終於深刻體會到,普通人考上秀才後質的飛躍。

看到兒子吃驚的眼神,林三柱把讓林遠楓記著的收禮冊子往他跟前一遞,“這些還都是推辭之後再送來的,你不知道,原本他們送來的都是宅子,田地啥的,被你爺跟我給統統婉拒了。”

林遠秋翻開冊子,就看到第一頁記著的收銀兩數,有五兩的,有六兩的,其中十兩銀子的最多。他看了看最後算出的總銀兩數,一共是一百二十六兩。

而像布匹綢緞啥的,共記了三大頁紙。想來這些東西的價值,也絕不會低於一百多兩銀子去。

總共加起來的話,那就有兩、三百兩銀子了。

林遠秋心想,若自家沒拒收那些重禮的話,那麽加起來的銀子,肯定還要往上翻好幾倍。

說實話,對於他爹跟他爺不收重禮的決定,林遠秋還是挺意外的。

要知道,他家可不是富裕人家,面對如此大的誘惑,能做到不貪心不貪求,實在出乎了自己的預料。

所以,等私下裏時,林遠秋就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林三柱翻了一個白眼,“當你爹傻啊,往後你還要接著去考科舉呢。”

若今日他們家收下這些重禮,日後自家狗子有幸考中了舉人或是進士,到時眼紅之人說起他家又收宅子又收田地的事,不是影響了狗子的前程嘛。

在林三柱看來,先前林有志之所以都會收下,那是人家已不準備再往上考,跟他家狗子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好嗎。

再說林有志住在橫溪鎮,往後那些送禮之人要麻煩到他的地方肯定會有,所以林有志才會心安理得的把宅子和田地收下。

讓老林頭和林三柱沒想到的是,因為他倆不收重禮的做法,讓鎮上的富戶對他家有了不錯的印象。原本他們想著,農家人出身,好不容易有了過上富裕日子的機會,肯定想著送上門的錢銀多多益善,結果沒想到,人家壓根就不願收。

而腦子聰明一些的,立馬明白人家這麽做的用意,這是在為秀才公博個好的聲譽呢。

由此看來,那小秀才日後肯定還要繼續往上考。再想到林遠秋府試第二,院試第十的名次,一個想法很快在他們腦中生起。

於是,才過了一日,就陸續有媒婆上門來了,無一例外,全都是替春梅說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