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林遠松說親(第2/3頁)

不然,好好的鎮上姑娘,怎麽會甘心嫁到村裏來啊。

眾人越說越覺得就是這個道理。

於是就有婦人說道,“吳氏可真傻,也不想想,那鎮上的人可精著呢,就算是周濟,還能有多少,要我說,至多給個四、五兩銀子就頂天了,可真沒想到,吳氏居然就為了幾兩碎銀,把大孫子好好的姻緣都給搭上了,屬實不該啊。”

“可不,一看就沒給多少,不然那八兩一畝的水田,都沒見上她家買一塊。”

婦人們邊說邊頭搖成了撥浪鼓,那憤憤不平的表情,說不清是因為眼紅,還是替人不值。

只是,接下來的一件事,讓這些說話之人又開始摸不清頭腦來。

因為,吳氏家要開始蓋新房了。

不是拆了重蓋,而是把緊挨著西面院墻外的空地都買了下來,那地約有一畝大,新房就在新地基上建造。等蓋好了房子,再把靠西面的圍墻拆了重新打一下,好把幾間新房子一起圍到院子裏來。

老林頭已經和泥瓦匠談好了,一共蓋上四間,全是明一暗二的房型,屆時用來當新房,最合適不過。

大孫子和二孫子明後年都要成親,眼下蓋新房正是時候。

還有小孫子如今也七歲了,老跟兩個妹妹擠在同一間房,肯定不是個事兒,當初分給三房的屋子要比老大老二小一些,所以得另外給小孫子再弄個房間才行。

得知老林頭要蓋新房,村裏人說不驚訝那肯定是假的,這不,有人特地算了算建房子攏共要花的銀錢,加上買地基和重新打圍墻的銀子,最起碼得三十多兩,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眾人疑惑,他們家哪來這麽多銀錢?

別再說什麽靠親家的話了,誰信啊,就是再慷慨的人家,也不可能一次拿出這麽多銀子給女婿蓋房吧。

何況人家閨女還沒嫁進來呢,到時房子蓋好了,這邊反悔不要他家閨女了,豈不見鬼。

再則,哪家大人會把銀子全貼補到閨女頭上,家裏還有兒子孫子呢,總不會為了閨女,日子都不過了吧。

所以,這蓋房子的銀子肯定是老林頭自己家的。

這時,就有人說起常看到林三柱背著個大包裹去鎮上的事來,所以那包裹裏肯定有說頭。

聽這麽一說,很多人便都回憶了起來,對哦,好像是有這麽一回事,那林三柱背上的包裹可不小呢。

對了對了,有時林家老三還跟他的大侄子一人背著一個來著。

真是越想越心驚,難怪時常能看到林三柱提著肉回來,這是掙到了銀子,放開海吃了啊。

想到這裏,幾個原本有意把外甥女、侄女,說給林遠楓或林遠松的婦人就十分後悔了起來,早知道會是這麽一個情況,當初他們就不該聽信那些流言蜚語的。

現在想來,那秦氏才是最最聰明的人啊。

可不是最聰明嘛,連秦氏自己都是這麽認為的,當初她給侄孫女說親時,壓根就沒想到這些。

只以為將來自家侄孫女嫁過來時,吳氏這邊也會根大多人的做法一樣,讓沒輪到成親的幾個小子先擠一擠,好空出房來給大一些的孩子當新房用,然後慢慢等家裏幾個孫女都嫁出去了,再寬裕下來的房間,就可以給其他幾個孫子娶媳婦用了。

村裏人基本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真沒想到,老林頭家居然直接蓋起新房來了。

秦氏哥嫂知道這件事後,簡直把秦氏誇上了天,幸虧小姑子眼光好,不然這麽好的親家自家就錯過了。

得知林家蓋新房,高家人自然也是開心的,話說親家的日子過得越好,屆時自家閨女嫁過去後,就越能跟著享福。

所以,能不高興嗎。

看到屬於自己的那間新房每天都有變化,林遠秋仿佛回到了前世買了期房後,自己常去工地看房子的情景,也如現在這般,充滿了憧憬,想著等新房到手後,該怎樣裝扮自己的房間。

而此時的林遠柏和林遠槐,也跟林遠秋一樣的想法,兩人心裏也期盼著新房子能快快蓋好,這樣等自己哥哥搬到新房去住後,那他們就可以單獨睡一個房間了。

哼,到時候想做啥就能做啥,就是養一堆蟈蟈在房間裏,也都沒人會管著他們了,真是想想都開心啊。

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春燕和春草,兩個小姑娘,也十分期待泥瓦匠師傅能快點把哥哥的房間給蓋好,這樣的話,她倆也可以學春秀姐姐,把小兔子抱到房間裏去了。

林遠秋要是知道兩個妹妹因為兔子,就想把他往外趕的話,也不知道心裏會是個什麽想法。

不過此時的他,怕是沒有時間分心到這些事上了,因為自四月份開始,王夫子就領著大家熟悉起四書五經中的“五經”來。

五經,顧名思義就是五本書,分別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