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豬肉和豬腳(第3/3頁)

是的,昨晚吃過晚飯後,一家人已經把剩下的繡品還能賣多少銀子給算出來了。

四十六個筆袋,五十二哥扇套,三十六只錢袋,還有二十五個荷包和二十二方帕子,再加上二十雙鞋墊。

一共還有五兩三錢又六十文的進賬。

吳氏只差拎著林三柱的耳朵再三囑咐了,要是明日再亂花銀子,小心回來老娘收拾你。

林三柱連連搖頭,他保證不亂花,“娘,明日是不是就要分銀子了啊?”

吳氏翻了個白眼,轉身,給林三柱一個後背,懶得搭理這掉進錢眼裏的糟心玩意。

等林三柱到達書肆時,高掌櫃已經在候著了,看到林三柱過來,忙連人帶貨引進了後堂,接著就迫不及待看起繡品來。

嗯,不錯,等高掌櫃看到又多了許多新鮮字樣後,忍不住連連點頭。

昨日他把繡品擺出來後,立馬就賣了三只筆袋、五個扇套,荷包和錢袋也開張了,還有他以為肯定不好銷的鞋墊,居然一口氣賣出去了六雙,而那位買了鞋墊的書生,還一個勁的打聽有沒有其他寓意好的,若有的話,他還想再買。

且在這些繡品的帶動下,店裏文房的生意也好上了不少,光是昨日一天,就收了二十多兩銀子,都抵得過先前兩三天的進賬了。

看著擺得滿桌的繡品,高掌櫃心想,自己是一股腦全擺出來賣好呢,還是細水長流,每日擺個十來件出來。

點清了貨,結好了賬,高掌櫃邀林三柱坐下來喝茶,“林老弟,日後家中又有繡品做好,盡管送過來就是。”

林三柱點點頭,他也是這樣想的。

其實,林三柱本還想提一提簽長期供貨契約的事,可都說上趕子的不是買賣,既然高掌櫃還沒這個想法,說明人家有自己考量,他還是等上一段時間再說吧。

至於為啥要等上一段時間,因為林三柱有預感,他可以肯定,不出幾天,鎮上就會有人模仿他家繡品,畢竟這並不是什麽難事,只要會做繡活的人,基本都能學個九成九。

最主要的就是,模仿的人多了,繡品的賣價肯定要往下降,想來高掌櫃也正是明白這點,才沒提出進一步合作的想法。

林三柱準備等下回家就與爹娘說一說這事,再讓媳婦和嫂子她們快來鎮上把繡線和布料準備起來,得趁著現下還能有個好價格的時候,再趕一批繡品出來。

想到賣柿子那會兒,大哥二哥挑著擔子起早貪黑,一連奔波半個多月,也只得了一兩多銀子的收入,相比之下,做繡活可掙的多多了,若是錯過,實在可惜。

想到這裏,林三柱沒多逗留,出了書肆,就快步往南門大街走去,林冬的牛車停在南門街口,這會兒過去,正好能趕上晌午回村的這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