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三更合一(第2/7頁)

而文靜又接到了郁珩的電話:“方柔姐說他們一家也住在京都,什麽時候都方便,看你什麽時候有時間。”

文靜就說那下午三四點吧。

她吃了午飯午睡起來正好去見他們。

原本地點也要讓她來定的,可是文靜說不知道,讓他們定了告訴她就行。

於是方柔一家特意選了一個距離文靜家比較近的私人會所。

文靜到點兒準時和三元、全繼軍一起過去。

方柔和一個男人一起站在門口等他們。

見到文靜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方柔先對文靜道謝:“謝謝你願意幫忙。”

文靜搖搖頭,看了一眼她旁邊的人,說道:“我們進去說?”

方柔和男人都有點緊張,點了點頭在前面領路,一起往包廂裏面走去。

文靜低聲說道:“不是大問題,不用擔心。”

方柔和她的老公賀志軍立刻點了點頭,心裏都松了一口氣。

尤其是方柔,找文靜幫忙之前,她就自己猜測過,文靜處理的那些跟鬼怪有關的事情估計都比較嚴重。

看看那個呂家棟、再看看那個桑宇彤……

一個個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所以她來找文靜求助,難免有些緊張。

聽到她說不是大事,她稍微松了一口氣,但心底那顆大石頭也只是懸空了一半,並不是完全落下了。

直到進了包廂裏,文靜單刀直入地告訴她們:“你太奶奶缺錢花了所以一直給你托夢。她只能托夢一星期,你再沒有反應,她就只能再想別的辦法了。”

方柔的老公賀志軍今年五十五歲,他五歲的時候太奶奶去世。

當時他們家還沒什麽錢,住在一個比較偏遠貧困的山溝溝裏頭。

那時候農村都是土葬,人死了在自家的地裏面找一塊風水好的下葬。

後來他長到十幾歲,高中畢業後,一窮二白南下沿海城市打工,攢錢自己擺攤、開店,一步一步做到如今在京都開了好幾家公司的程度。

可以稱得上是成功人士了。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的事業也越來越忙碌。

很少有時間能回老家。

一是那個山溝溝裏的人現在幾乎全都搬出來了,年輕人們都出來到大城市裏找工作,但凡掙到了錢的,都會想辦法把家裏父母孩子接出來。

沒辦法,他們那個山溝溝裏頭交通非常不便,旅遊是肯定搞不起來的。

坐火車都還得坐車到市裏頭,路上就得花五個小時左右。更別說坐火車或者高鐵去其它地方了。

到他們那裏的路程也是一樣。

於是回家的人越來越少。

賀志軍的家裏人在他掙到錢以後也早就全部接出去了。

一開始他們還會每年清明和過年的時候給村子裏的人打電話,讓他們幫忙燒點紙錢。

或者是自己在城市裏的十字路口畫圈燒紙。

後來大城市都搞文創,不允許再在地上燒紙。

他們就只能拜托村子裏的人。

但後來村子裏他們熟悉的老人漸漸去世了、或者是跟孩子一起搬走了,年輕人們更是長大都往外跑了。

村子裏再也找不到人可以托付幫忙燒紙了。

賀志軍總不能為了燒紙,花差不多兩天時間跑一趟老家。

第一年沒給老家的墳頭燒紙,爸媽清明節、過年的時候都念叨了,賀志軍心裏也有些過意不去。

第二年爸媽只是提了一句,沒說要回去,賀志軍這種愧疚的情緒更淡了一些。

第三年、第四年……

到了現在,不管是清明節還是過年該上墳燒紙的時候,他們已經很少提起老家了。

只是偶爾懷念從前的時候,會隨口感慨一句:“好些年沒有回去嘍!也不知道老家現在什麽樣、還住著幾戶人家。”

其它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幾十年過去,冷不丁聽到太奶奶,賀志軍愣了一下。

他和方柔多年夫妻,兩人的夫妻感情一向不錯。

他也從沒有瞞過方柔家裏的任何事。

方柔也知道丈夫老家是偏遠山區裏的、知道老家現在沒什麽人了。

他自己、他父母都沒有惦記著要回老家去上墳燒紙,她當然不會主動要求去了。

她身體不好,腰受過傷,長時間坐車對她的身體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所以他們夫妻倆,誰也沒想到居然賀志軍連續做夢夢到太奶奶,居然是因為他太奶奶缺錢花。

賀志軍都愣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我太奶奶?她因為我們這些年都沒給她燒紙,在地府裏缺錢花?所以給我托夢?”

文靜點頭。

賀志軍也是從打工仔一步一步變成大老板的人,圓滑、健談、長袖善舞才是別人對他的印象。

但今天,看到文靜時,他就有一絲緊張。

聽到她的話,他則是愕然。

現在見她肯定地點了頭,他更是有些訥訥:“可是、可是我們都有好些年沒有回過老家去上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