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爭吵

無論是什麽年代,小孩子生病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為年紀太小,免疫力才差,小孩很容易因為生病而去世。

常常有人覺得宮裏面的孩子難長大,因為紫禁城總是充滿爭鬥,可是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是,對於尋常人家來說,一個孩子能夠長大同樣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經歷過多次喪子的康熙在皇子們逐漸站穩腳跟之後已經很能調理好自己的心情,他死了太多的孩子,不會再陷入悲傷不能自拔。

可是如今幼子突然的高熱,仍然能夠牽動他所有的心神,孩子的高熱是要命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夭折。

年近花甲的康熙對生死之事變得格外的在意,他已經隱隱顯露危機的身體時刻在提醒著他,你已經老了。

由十八阿哥的病而生起的敏感的心在此刻達到頂峰。

因為還沒查出病症緣由,太醫不建議皇上親自進去探望十八阿哥,而嘴上說著憂心的康熙也為了安全考慮不曾進去看望,只是在帳篷外不曾進去。

他滿臉的擔心,幾乎是叫來了大部分的隨行太醫,又吩咐奴才小心照顧,對胤祄喊道:“胤祄!聽太醫的話,好好喝藥,堅持住,皇阿瑪就在這裏庇護著你,一定會早早康復的。”

然而在帳篷裏面躺在床上的胤祄是聽不到這些話的,八歲的孩子突發高熱,身上滾燙,額頭卻是冰冷一片,剛剛喝的藥全部吐出,小小的孩子聽不見門外的皇阿瑪正在擔心他。

領侍衛大臣小心的上前,垂頭低聲道:“皇上,一應行李已經收拾妥當,此刻是否出發?還是?”

十八阿哥突發疾病,皇上又如此擔心,能否順利出發還是個未知數,以侍衛大臣的立場來看,萬萬不可因為小兒的病症而更改行程。

皇上出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一件是足以改變人生的大事,行程的多少是出發前就仔細斟酌過的,皇上所到的地方也會提前派人去做好準備,毫不誇張的講,耽誤一天都會對後面的行造成影響。

後面到達的地點有早早做好準備的蒙古部落,有練兵半年就為了那一場馬術表演的屯兵,每一個人都指望著露臉。

皇上會改變嗎?

皇上不會。

他還是那個大家熟悉的帝王。

康熙嚴肅點點頭,然後吩咐道:“按時辰出發,不道得延誤,前方備好斥候開路。”

“是!皇上。”

康熙臉上閃過猶豫,將手收到袖子裏,然後道:“速度慢一些,每日不可超過二十裏。”

二十裏?這可是一個非常慢的進度了,也許這是皇上對十八阿哥的一點父愛吧,希望十八阿哥能早日恢復健康,不要辜負了皇上的心意,領侍衛大臣如此想著。

他後退幾步之後轉身離去,找到這次的幫手十三爺傳達了皇上的意思。

胤祥扶著腰間的刀,仔細思考片刻,並沒察覺什麽不對勁的地方,立刻便出去辦差了。

他只是知道十八弟生病,但是也不曾多放在心上,第一便是對太醫的信任,第二是小十八一直都是個身體健康的孩子,不然皇阿瑪也不會帶他出來。

胤祥對於十八弟的擔憂也不算多,年紀實在差的多了一些,十八阿哥還沒搬進阿哥所的時候,胤祥已經成婚生子了,皇子們實在太多了,年歲相差大的兄弟自然感情不算深厚。

名義上是親兄弟,但是見面的次數甚至比不上宗室裏面的幾個堂兄弟,哪裏會有那麽多的多愁善感啊。

胤祥如此,胤禟就更是了,他不過是皺皺眉,對這個速度多少有些不滿意。

胤禟對著李星晚抱怨道;“何必如此呢,叫他自己留下養病就是了,一天二十裏,十八還沒法安心養病,咱們也不能快出發。”

康熙的舉動在他看來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越慢的速度行進起來馬車才會越難受,畢竟路況不會因為慢速而改變。

胤禟便道:“咱們倆不如騎馬吧,坐馬車還累,騎馬往前走走能舒服很多。”

李星晚沉默坐在那,幾乎是驚恐的聽著傳來的消息,雖然不曾真正了解過歷史,但是誰還沒看過電視劇或者小說呢,從裏面汲取的知識點裏面最清楚的就是十八阿哥亡,廢太子。

時間冰冷的車輪開始滾動,直面事件問發生的窒息感將她團團籠罩,一廢太子!

“不!不能騎馬。”

她慌張的擡起頭看著胤禟,“不能騎馬,咱們要去看望十八弟。”

濕漉漉的眼睛中盛滿了恐慌,她既恐懼於即將發生的事情,又為早已改變的歷史而心生不安。

胤禟如今是親王,河水的流向已經被改變,那麽她所知道的事情還會發生嗎。

胤禟敏銳的察覺到她不對勁的情緒,隨即坐在身邊,握住她的手,“這是怎麽了?”

一股冰冷的黏膩感罩住了喉嚨,叫她說不出話來,她只好推脫說,“是有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