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回京

從康熙四十年十月到康熙四十一年四月,足足半年,胤禟一直在外征戰,且當地天氣寒冷,呼吸中都是冷氣,可這恰恰磨煉了人的意志。

他一身戎裝,披著滿身未曾消去的淩冽,硬挺的劍眉沒了李星晚的督促打理已經變的雜亂,增添了幾分戎馬之氣。

還未到京城,太子便在京城外迎接,遠遠瞧見煙塵四起,老九駕馬而來。

胤禟利落下馬,面上因為寒霜而粗糙,緊閉的嘴唇滿是冷肅,卻在瞧見太子遠遠來迎的身影之時,忍不住眼眶微熱。

“臣弟見過太子!”

太子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直接上前去攔住他要下跪的身體,溫聲道:“不必多禮,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太子的激動心情絕不是偽裝出來,這可是開疆拓土的功勞,哪能不激動,每一個朝堂上的人都為此振奮許久,甚至翰林院寫了不少詩詞來歌頌。

他用力扶住胤禟的肩膀,堅定拒絕他下跪,可是在戰場磨煉之後的胤禟力氣著實不小,硬是行了一個禮。

胤禟擡頭看著太子,心裏也有很多感激,“臣弟在外多月,太子殿下照顧我額娘和福晉許多,是我該謝才是。”

太子回京途中遇襲之事,他和五哥竟是最後才知道的人,不過是皇阿瑪為了不叫他們分心裏所以才瞞著消息。

可他卻難以接受皇阿瑪這種好意,人心都是肉長的,那是他的額娘,他的福晉,他怎麽能不擔憂呢。

即使額娘和星星都是巾幗不讓須眉,英勇殺敵殲滅不少敵人,外人只會驚嘆甚至贊賞,只有胤禟滿心的愧疚和心疼。

整個大清的風氣都是這樣,你是個男人,你要承擔責任,家中婦孺老幼均接受你的庇護,胤禟只為自己無能竟讓額娘和福晉涉險而窩心。

皇阿瑪不過就是更在意前線戰場,可是他有更多機會能夠做些什麽,卻什麽也沒做,叫他忍不住心寒。

他擡頭看著太子,這種時候親爹竟然比不上幾個哥哥,他在外的時候已經收到信件。

太子下令先保護女眷,回京之後又安排人照料好女眷們。

四哥和八哥安排一路糧草,讓前線無憂,八哥更是常常叫八嫂去他的貝勒府,探望星星,兄弟們有差事的都在盡力做事,沒什麽事的呢也幫他照顧好額娘和福晉。

他和五哥一直在前線,都知道這些,哪裏能不感念恩情呢?

太子拍拍他的肩膀,沒再說什麽,“莫要做什麽小兒情態,皇阿瑪和宜妃娘娘還在宮中等著,還有你福晉,為了能早點見到你,這幾日一大早就進宮,終於等到你回來了。”

胤禟解下披風,同太子一起坐馬車進宮,隨行而來的一隊人馬,先去九貝勒府邸歇息。

乾清宮。

“太子殿下到!九貝勒到!”

胤禟幾步上前,跪下磕頭,“兒臣見過皇阿瑪,皇阿瑪萬壽無疆!”

康熙親自下了龍椅,走到老九身邊,掛著歡悅的笑容,“好啊,好啊,朕的大將軍回來了。”

他親自扶起胤禟,“朕的兒子有開疆拓土之功,是皇室之幸啊。”

胤禟擡起頭,眼中激動不已,“皇阿瑪,兒臣能夠在前線安心前進,離不開皇阿瑪您從小的教導,更離不開您坐鎮京師給兒臣的底氣啊!”

“好孩子!”

老大胤褆翻了一個白眼,無語的看著皇阿瑪和老九互相稱贊,心中復雜情緒一閃而過。

此次與沙俄之爭,康熙並沒有重用曾經表現極好的裕親王福全,也沒有提出禮親王傑書,連老大胤褆也沒有重用,只是選擇安排胤褆押運糧草。

而胤禟這個毛頭小子一舉成為了主帥,富察薩布素為副帥從旁輔佐,加上五阿哥胤旗領正藍旗大營跟隨。

戰事一路順利,不僅成功收復尼布楚時割讓的土地,甚至還撕下來一大片土地,其中不乏高山湖泊。

胤褆自然十分不爽,皇阿瑪不願意用他,反而叫老九去,他承認老九確實有能力,但是還真沒到能夠壓過他當主帥的程度。

胤褆心中也是別扭,他是上過戰場的,最是清楚其中的風險,絕不存在十拿九穩的戰爭,即使是主帥,也不可能過的多麽舒服,更何況越往北天氣越寒冷,老九受的苦……

他低下頭看到了老九手背上凍傷的痕跡,呼吸一停,他竟一時間知不知道該厭惡誰了,他擡眼看了一眼不斷誇贊的皇阿瑪,心裏越發的不是滋味。

康熙用力拍拍老九的肩膀,對他更是滿意,名將難求,老九很明顯已經顯露出了名將的一些特質,相比於福全和傑書這種宗室親王,他更願意自己的兒子成為不可小覷的將領。

“朕這次可要好好賞賜你。”

胤禟目光定定,直接看著皇阿瑪,玩笑道:“皇阿瑪不僅要賞兒子呢,我那厲害的額娘和福晉才是該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