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

“昨日,我市發生一起過期食品導致的的食物中毒事件……”

電視上新聞女主播以最嚴謹的工作態度報道了一起獨居女孩食物中毒死亡的事件。

新聞聯播的受眾中,一戶人家,老太太一邊打著扇子,一邊唉聲嘆氣的看著電視屏幕,臉上的褶皺都透露出惋惜。

“哎呦這才十六啊,就沒了,現在的父母一點責任感都沒有,離個婚,倆人竟然都不要孩子了,就是可憐孩子了。”

而這起事件中被可惜的林七七本人,哦不,應該說是本魂已經被一團霧氣,飄向了遠方。

黃鸝港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蘇州府,歷來便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風景秀麗,氣候和暖,人才輩出,這裏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富貴地方,即使京城是天子所在,在“貴”字上勝過江南,但是若論起“富”,江南可絕不輸京城,甚至隱隱高出半分。

康熙二十五年。

蘇州城素來有東貴西富的說法,意為城東多為文官武備,城西多為富商巨賈,這一東一西,一官一商,象征的正是江南的富貴榮華。

而今日,蘇州城東大街的一處宅邸,幾十個仆婦小廝從兩側角門繞出,手裏拎著系紅繩的竹籃子,正在連聲背著長串的吉祥話,給蜂擁而至看熱鬧的路人分發銅錢雞蛋等物。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拿著主人家分發的銅錢,這些路人自然喜氣洋洋的連聲說著吉祥話。

賀李大人生女,貴女心靈手巧,聰明伶俐……

“恭喜,恭喜!格格聰慧健康!”

“貴女健康長壽,福壽無邊!”

比起門口這點基於風俗出現的熱鬧場面,高高的門第之內才是真正的熱鬧非凡。

此處正是擔任蘇州織造兼領鹽城稅務的李煦李大人的府邸。

已經在蘇州做了三年織造的李煦,在此地已經經營出自家的勢力,仰仗著皇帝的看重,對江南其他的的政務也有幾分話語權。

再加上娶了地頭蛇白家的獨女,這蘇州明裏暗裏,少有他插不了手的地方

而這位李大人,作為備受矚目的權貴,在此時傳出了極好的消息,人到中年喜得一女,這下子苦於送錢無門的人可不就紛紛借著這好事上門送禮了嘛。

不過李煦可不在乎那些個叫人眼紅的珍貴禮物,也沒心思去應付人,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女兒的身上。

李家人丁不豐,李煦三十多歲也僅有一嫡一庶二子,這下終於又有了個閨女,這可把他樂個夠嗆,老來得女那能不疼惜呢。

李煦是李士楨的長子,正白旗蔭生出身,學問在八旗裏算是不錯的,但是也僅限八旗內而已。

若說什麽文采過人,這話他本人聽了都不相信。

能夠在這個年歲做到如此位置,還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其中緣由有七分都跟他的出身有關。

李煦的父親李士楨本就是順治、康熙兩朝的能臣,歷任河東鹽運副使、兩淮鹽運同知,廣東巡撫等。

雖然是正白旗包衣出身,但是上三旗的貴族尚且與普通旗人天壤之別呢,這包衣和包衣之間也是不同的。

大姓出身卻在包衣旗的也不在少數,多數是清初為了領兵方便而入的包衣旗,而李家往上數幾代,也確實是曾經領兵打過仗的。

到了李士楨這裏,雖然不能領兵打仗,但是這老頭的政治才能可真是讓人拍案叫絕,在康熙初年,他還曾經作為正白旗的一員支持過鰲拜,甚至可以說是和鰲拜私交不錯,但是又神奇的能夠在鰲拜死後得到康熙的重用。

眾所周知,鰲拜可是沒少欺負康熙這個娃娃皇帝,而康熙也手段迅猛的收拾了鰲拜,順利親政,並且清洗了部分鰲拜的班底。

而李士楨作為鰲拜的支持者,竟然能受到康熙的看重,其中的妙不可言不能多想,只能說這老頭有點子東西。

康熙二十一年,李士楨從廣東巡撫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李煦作為長子接受了老父親的政治資源,年僅二十四歲就當上了廣東韶州知府。在老爹經營多年的地盤當官,自然格外容易出政績。

因其原配發妻早逝,康熙二十二年,他在父親李士楨的親自指點下續娶了江南地區赫赫有名的大鹽商白家的獨女為繼福晉。

果不其然,同年就被提拔到蘇州織造的位置上,管理滸關稅務,兼理揚州鹽政,一手抓三事,織造、稅務、鹽政,這可是江南的心臟啊。

當今聖上需要一個親信去江南地區主持政務,又因為江南敏感的官商環境需要小心謹慎的下決定。

而李煦直接娶了鹽商領頭人閨女的行為,無異於給了皇帝一個投名狀,表明了自己對鹽務的勢在必得。

兩人成親的時候,康熙以太後的名義賜下不少東西,表達了自己對這樁婚事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