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日暮與新生

次日。

鎮國公主府。

晉陽公主也提起了武承嗣——

其實原本對此人,她跟姜握的態度是一致的。

從華原回來,聽說京中多了個跳梁小醜後,晉陽公主秉持著眼不見為凈的心態,並不理會。

只是忙於帶著醫學院的師生,一起整理從華原帶回來的醫學典籍。

直到這兩日,‘新鮮事兒’都是武承嗣搞出來的,真是不聽也不行了。

*

先給曜初細致檢查過,確定她進入孕晚期身體狀態依舊很不錯後,三人才在側廳坐下來喝茶。

奉茶先奉客,曜初第一杯茶是給了晉陽姑姑。

晉陽公主接過,之後不由轉頭問姜握:“盧司馬無事吧?”

而姜握此時也接過曜初遞過來的茶盅:“無事。”

盧照鄰在城門口就被人逮走,也是很莫名其妙了。

不過他並沒沒有慌張:只要上頭沒換皇帝,他就沒什麽可慌的,等大司徒的人來放他走就是。

唯一的擔心,就是他那些孤本古籍了!

生恐被人盜竊或是不甚損毀。

好在,他在金吾衛的押房內,也就坐了半個時辰,就連人帶物一起被接走。

而聽晉陽公主問起盧照鄰,姜握忽頗有感慨——

她想起了初見盧照鄰。

當時一眼望過去,她便想起論語裏那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然而一晃,是真真正正四十余載過去了。

人如天光,已入暮色。

*

而盧照鄰昨日一見姜握,其實也有怔愣。

牢房昏暗,宰相所著的紫袍金帶在昏暗中,倒是顯得光澤愈亮。

盧照鄰就見她進門後,還擡手揉了揉眼,大約是開關門時震下來的灰塵迷了眼。

等她放下手,盧照鄰便見一張,與數年前分別時,並無甚區別的面容。

朝中許多人都說,大司徒師承兩位仙師,從前還研究出過火藥,那麽必擅長煉丹保養之術。

而且朝臣們還學會了多重舉證:還有證據就是,陛下也依舊不見暮態。

甚至還有人篤定,大司徒必是有什麽不傳秘藥,亦或是道家延年益壽的修煉方術。

姜握自然也聽過這些流言蜚語,心中為陛下不平:我是開掛,陛下那是天賦異稟,怎麽好混為一談。

人人都道大司徒頗擅岐黃方術,故而經年容采不變——然而在盧照鄰心裏,並不認同這些話。

經年未變?不,還是變了的。

他記得……

她從前,尤其是詩會上初見之時,其實有幾分體弱之態。

以至於他最初請孫思邈孫神醫回長安的時候,還請孫神醫替姜太史丞診脈,開個保養的方子。

然而等孫神醫見到姜沃後,跟他傳達的意思就是:她身體很好。

還是管好你自己的體弱多病吧!

當時就給盧照鄰整迷惑了。之後他留意姜握的身體狀況,則更多驚惑。

姜握並不知盧照鄰所想,若知必要感慨,他的感覺實在敏銳,也完全沒錯。

畢竟兩人初見的詩會上,正是系統在停擺更新中。她那時,連六脈調和的健康狀態都沒有。

後來,盧照鄰每次見她,都不免琢磨。

然而在這日金吾衛昏暗的牢獄中,盧照鄰見她依舊雙目熠熠如星,經年無改,忽然就釋然,不再去想那些自少年時就讓他困惑的,關於她的種種謎團了。

時至今日,自然是故友康健安好便夠了。

何問緣由。

*

盧照鄰離開金吾衛衙署的時候,依舊問起他的幾車古籍孤本。

姜握寬慰其憂心道:“無人動過。”

然後又問起盧照鄰此番歸神都住在哪裏,是收拾盧家舊宅常住還是暫住官舍,也好直接把他這些心愛珍貴的書籍護送過去。

然而卻見盧照鄰搖頭:“書還在就好,但不必送到我的住處,大司徒直接帶走吧。”

他特意回了一趟長安,把盧氏中屬於他的,他能夠帶走的書籍故典都帶走了——

範陽盧氏,族中世代為官。

盧照鄰道:“這些歷代先人手記,就送與大司徒的歷史學院和朝廷的史館。”

雖非正史,但當時在朝為官之人所記載的朝野佚聞,雜史筆記,自然也是一份無比珍貴的原始史料,可作為史官參照。

“至於那些珍本古籍,就也交給朝廷的集賢殿書院,以豐經籍傳於後世。”

姜握聽完並代朝廷向他致謝後,才以友人的身份問道:“那你,要去哪裏呢?”

把諸多身外之物安排過後,要如何?

盧照鄰先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笑了笑道:“我此番回長安,還去長安城外的少陵原,盧氏族墓祭拜灑掃了一番。”

他想起此番自己是為什麽被武承嗣抓起來的,因為出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