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駙馬的心聲

神都的四月,已然有了些入夏的氣息。

鎮國安定公主府。

在門口候著的駙馬唐願有些緊張——公主昨兒就與他說起,今日大司徒與崔正卿會來公主府探望,讓他看著府上的侍從備好茶點並午膳。

公主難得把一件事交代兩遍,唐願自然也較往日更上心。

其實在年節下,唐願見了大司徒,自然是隨著公主稱呼姨母的。

但稱呼是一樣的,不代表情分是一樣的。

因唐願也不任實缺官,這年也並不作為駙馬都尉上朝,故而他與姜握單獨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幾次,不過是年節下例行的拜見和請安。

於是在各種筵席之上,他雖然亦步亦趨隨著鎮國公主稱呼姨母,但在態度與行事上,比起晚輩對長輩,他對大司徒的舉止,還是更像下官對宰相的恭敬。

而且……

他感覺的出來,公主也更喜歡他這種恭敬守禮的態度。

甚至不在外人跟前的時候,唐願連稱呼都改掉——

“公主先歇著,我去正門迎候大司徒。”

曜初頷首:“與姨母說一句,我不太舒服,就不出去迎了。”

唐願微微一怔:“公主不舒服?那我先去請周奉禦……”

尚藥局一共兩位奉禦,原本是專供皇帝所用,但自鎮國公主有孕,宮中就送來了‘大夫大禮包’:一位頗擅調理保養的奉禦,以及兩位專擅婦科的女醫,甚至連兒科的大夫都提前送了過來。

曜初擺手:“你候著姨母去吧,我若不舒服的厲害,身邊又不是無人可用。”

唐願退出來,來到正門迎候。

當見到有馬車出現在街道盡頭時,他不免更緊張了。

*

方才在路上,姜握還與崔朝算起來,到孩子們家裏去的次數,還真是很少。

畢竟孩子們都是大了才開的府邸。

以己及人,當年她也好,妹妹也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房間隱私性還是很在意的。

這不是親子關系好不好的事兒,而是隨著人的成長,自然會需要的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

因此除了公主府邀請她去的詩會,或是年節下的宴飲,姜握很少到幾個‘兔寶寶’們自己的‘窟’裏去。

但這次又不一樣,曜初是有了身孕,姜握早早與她說了:這次過府,不是坐一坐就走,而是姜握要親眼去曜初府上各處轉一轉,尤其是曜初常待的幾個院落。

她要仔細看一看擺設、花木、庭院有沒有什麽妨礙。

曜初笑應下來:“那我在府裏,恭候姨母和姨父。”

*

然而這日,公主有些身體不舒服,引導的職責自然就落在了唐願身上。

對唐願來說,雖則做了數年駙馬,這卻是第一回 與大司徒夫妻,在私下獨處的情形下說那麽多話。

轉到第四個院落的時候,唐願也漸漸沒有起初的緊繃了:尤其是與崔正卿相談如沐春風。

唐願不太敢面對大司徒,就去看崔朝,望著他就會更放松一點。

而問話也確實是崔正卿問的較多。

*

只是這一路陪從,唐願就發現了一件事:大司徒與崔正卿相處十分默契,有時候甚至不需要說話,崔正卿問的,顯然就是大司徒心中所想。

這讓唐願想起一樁舊事:曾經有人把他這位駙馬類比為崔正卿——

那還是之前李唐皇朝的時候,年節下宮宴,他作為駙馬自然坐在宗親的席案處。

就曾有多喝了幾杯酒的李氏宗親當面對他調笑過此事道:“安定公主怪道是曾由姜相撫養過,在婚事上真是一脈相承啊。”

頓了頓又笑道:“也不對,公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崔少卿頂多是站在朝上不說話,像一掛美人圖似的,但好歹是在那裏。唐駙馬你倒更‘享福’了,幹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連朝也不上。”

“那你一個大好年紀的兒郎,每日只待在深閨中做甚?”

唐願自然聽得出,這是在取笑他,又夾雜著對姜相的譏刺。

他當晚就一狀告到了安定公主那裏。

後來唐願就沒有見過那位宗親了。

而今日,唐願忽然又想起了舊事。

像嗎?

不。唐願本就知道,而今日親眼見過後,更明白:公主和他,與大司徒和崔正卿,本質是完全不同的。

大司徒與崔正卿,是彼此信重理解,無需多說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而公主與他……

說起來,公主對他,其實也很‘坦誠’。

早在聖神皇帝登基前,公主就曾與他幹脆利落地說過:“我之所願不在公主,而在皇儲之位。”

當時唐願自然也驚到了。

這種話告訴他合適嗎?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公主明示他這件事的緣故:並不是什麽夫妻情深,兩人為一體,所以公主這樣要緊機密的事兒都不瞞著他。